《龙翔操》与《龙朔操》命名的质疑——沈草农

学习《龙翔操》的人,根据《自远堂》、…

裴铁侠虎啸琴探源

裴铁侠虎啸琴探源 王莉裴铁侠(1884~1950),四川成都人,民国时期重要的川派代表琴人,先后成立了“律和琴社”“岷明琴社”,并有琴学论著《沙堰琴编》《琴余》等传世。裴铁侠酷爱古琴收藏,稍有积蓄便四处寻访,倾其所有购买名琴。所藏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琴,约30余张。大小雷琴最为珍爱,曾仿制大雷琴,其琴室即为“双雷琴斋”(简称“双雷斋”)。除著名的唐“双雷琴”,今可知者有唐“古龙吟”、宋“竹寒碧沙”、宋“酔玉”、宋“眉山清响”、宋“龙嗷”、元“浮香”、明“引凤”琴,以及裴晓秋先生所述之“诵馀”、“寒玉”琴等,不足10床。其中,宋“竹寒碧沙”、宋“酔玉”、宋“眉山清响”、元“浮香”、明“引凤”琴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宋“龙嗷”琴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唐“古龙吟”流落至上海。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琴19张,继南宋“万壑松风”琴、清初“芥子园主人”琴后,又发现了裴铁侠之“虎啸”琴,使现存可知的裴铁侠古琴又增加了1张,颇为珍贵。此琴,笔者曾有介绍,然其名与承传等皆不详。那么,“虎啸”琴是怎样发现的,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曲折经历,现详述如下。❖  裴铁侠旧照,时任四川省司法司长一、…

颐和课堂︱古琴的“移情”与音乐形象

古琴的“移情”与音乐形象 本文是由简燕宽博士根据邸聆桐老师授课内容整理、拓展而成 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者,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东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之。’刺船而去。旬时,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涌,山林杳冥,怆然叹曰:‘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作水仙之操。”】 ——蔡邕《琴操》 “伯牙学琴”中的“传曲”与“移情”不仅仅显示出了授琴的某种限度,也指示出了许多人学琴和弹琴的困境。呈现一首琴曲与一首有情感和表达的琴曲之间的差异在于:呈现出一个由各种音符组合的曲子,还是一个饱满而富有韵味的音乐形象。伯牙从自然(“海水洞涌,山林杳冥”)中寻找到了他对某种时间性(在虚空中的行进)与空间性(深度和色彩)的琴曲表达。表达,自我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是需要的,否则琴曲只是平铺直叙的音符组合。 《伯牙鼓琴图》元·王振鹏…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特点以及在琴歌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特点以及在琴歌中的表现 ——以琴歌《秋风词》为例 摘要:琴歌作为琴乐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在审美意识上与古琴艺术的传统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