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制作古琴所用到的木材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史料。 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使得琴音出现苍老、清亮、浑厚、圆润、古朴、清灵诸说,而琴的“四善”(苍、松、脆、滑)、“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则是前人对古琴琴材及音韵的总结。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音乐魅力之一。正如《梦溪笔谈》所言“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 古琴琴材通常以桐木为主,面桐底梓最为常见,此外尚有栒木、漆木、松木、荔枝木、伽陀罗木、杉木、楸木等皆可做为琴材。 一、桐木 《诗经·定方之中》载:“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定方之中》当作于卫文公的晚年或死后,这篇具有史诗性质的诗作,追叙了当时事情,即公元前658年齐桓公率领诸侯助卫迁都楚丘,及卫文公文治武功,中兴卫国的史实。 可见春秋战国之际,就已知椅、桐、梓、漆四种树材皆可用于制作琴瑟。《诗经·定方之中》堪为存见最早的史料记载。 《新论·琴道》载:“昔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七发》言:“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为弦。”则是汉代有关前贤斫桐为琴的记载。 又《洞天清录》载:“昔吴越忠懿王能琴,遣使以廉访为名,而实物色良琴。使者至天台宿山寺,夜闻瀑布声,正在檐外,晨起视之,瀑下淙石处正对一屋柱,而柱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即良琴处在是矣。’以刀削之,果桐也,即赂寺僧易之。取阳面一琴材,驰驿之开乞,俟一年,斫成,献忠懿,一曰洗凡,二曰清绝,逐为旷代之宝。”可见五代之时,斫琴已知选古旧材之道,且以峄阳桐为佳。 1、梓木 《左传·襄公二年》:“穆姜择美檟,以自为梓与颂琴。” 杜预注:“梓,棺也。”梧桐别名。《尔雅·释木》“梓、梧”,郭璞注“今梧桐”,郝懿行义疏:“棺谓之梓,古者以桐为棺,因而桐亦名梓。” 又《古琴疏》载:“伏羲时,婴烟贡梓,帝命下相柏皇斲而为琴,一曰‘丹维’,二曰‘祖戕’,三曰‘委文’,四曰‘衡华’。 《说郛》载:“祝融取瑶山之梓作琴,弹之有异声,能致五色鸟舞于庭中。琴之至宝者,一曰‘皇来’,二曰‘鸾来’,三曰‘凤来’。” 综上可知梓木作琴古已有之,梓木亦即桐木。古时桐木也用于棺木,而后代棺木亦有用杂木,故棺木、梓木不可等同而论,应细加察之。 2、霹雳木 《霹雳琴赞并序》言:“‘霹雳琴’零陵湘水西,震余枯桐为也。始,枯桐生石上,说者言:‘有蛟龙伏其穴,一夕暴震,为火所焚,至旦乃已。其余硿然倒卧道旁,震旁之民,稍柴薪之,超道人闻,取以为三琴。琴莫良于桐,桐之良,莫良于生石上,石上之枯又加良焉。火之余,尤加良焉。震之于火为异,是琴也,既良而异合而为美,天下将不可载焉!’微道人,天下之美几丧。余作赞辟,识其越之右与左,以其著事,又益以序,以为他传。辞曰:‘惟湘之涯,惟石之危,龙伏之灵,震余之奇,既良而异,爰合其美,超实火之,赞者柳子。’” 又《广博物志》载:“列子尝游泰山,见霹雳伤柱,因以制琴,有大声。” 可见桐木或其它成材,经自然雷电火焚之后,木液尽失,也为斫琴佳材。 3、木鱼 《鱼琴赋并序》载:“丁从事获古寺破木鱼,斲为琴,可爱玩,潘叔冶从而为赋,余又和之,将以道其事,而寄其怀。赋曰:‘为琴之美者,莫若梧桐之孙枝,夫其生也,附崖石,远水涯,阴凝其液,阳削其皮,曾无漫戾,而沈实之韵资。噫,始其遇,匠氏也,有幸不幸焉,故未得尽厥宜,其于不偶,若陷于夷,刳中刻鳞,加尾及髻,宛然而鱼,曰击而椎,主彼齐众之律令,则声闻嚣尔而四驰,粤有好事者,竭来睨之,取为雅器,制拟庖犧,徽以黄金,弦以缠丝,音和律调,乃升堂室,呜呼,琴兮,遇与不遇,诚由于通窒,始其效材虽甚辱兮,于道无所失,今而决可以参金石之春天焉,无忘在昔为鱼之日。’” 木鱼晨夕近钟鼓,为金声所入,亦为斫琴良材。 “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

关于古曲《幽兰》的音乐解析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幽兰》(演奏者:李祥霆),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古逸丛书刻日本藏唐人卷子幽兰一本,杨时百先生译成今谱,他的自序有一段说幽兰取音最为奇妙,与近时琴曲迥然不同,近时琴曲只用单弦,其用双弦者,必取散按同声,然后两弦并用,幽兰纯用双弦,满指双声,两弦同按一徽,取其同声。初奏之,似绝不同,然对谱弹去,自然入调。 衡阳刘蕙农先生曾听过此曲的全奏,有一段很美的文字形容它,他说:离披错糅,幽卉仓莽,翁如释如,靡猗条昶,霜雪霰零,荞麦青青,刁调如风之冷,緜芊如春之荣,清閟如谷音,繁脆如风琴,是为幽兰之声。 我个人始终没有听过幽兰的全曲,所以这曲子前后的节奏到底如何,我的心中没有一个完全的印象,但是时百先生的律吕,蕙农先生的耳朵,都是北京琴界有数的,根据他们两人的品评,我们可以断定幽兰这一曲必是一种特趣。 我所要讨论的,却并不是它在艺术上的价值,是与它相关所发生的一个历史问题,中国的音乐就全部说向未超过单声阶级,所以然的缘故,没有人严重讨论过,若论西洋的和乐,亦不过数百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有的说就是希腊的遗传一线发展出来,有的说是与条顿民族俱兴的一种艺术。但是大家都信在欧洲和乐完全发展之前,先有一种和声实验时期。关于和声的知识,希腊人确有一点,不过希腊人虽知数声可合成一声的好些道理,然而不十分爱这合成的结果,就没把这知识实施于任何乐具。及至罗马时代,欧洲方有同时奏两种不同调的事实。要说真正的和声作乐,这是第十世纪以后的欧洲音乐家的工作。幽兰一曲,为唐人钞写古乐之一种,曲前有一篇小序说:丘公字明,会稽人,梁末隐于九疑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隋开皇七年,于丹阳县卒………

古琴打谱的方法与过程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打谱是一项费时费日的艰辛工程,故琴人有“大曲三年,小曲三月”的说法。打谱的过程,涉及到音乐史学、考古学、版本学、文献学、乐律学、历史学、文学、指法翻译及琴谱考证等各方面的问题,故学术界有“曲调考古”的说法。现将琴曲打谱的方法与过程,详述如下: 一、谱本的选择与研究 由于明清时期古琴曲的传谱较多,同一琴曲、琴歌可有数种至数十种谱本流传,而不同谱本在乐曲风格、演奏指法、学术价值及编纂者水准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因而,选择一个合适的谱本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明初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化了整整十二年的时间,是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上卷“太古神品”十六曲,从其减字形式研究分析,参照谱内各曲的解题,可以证明多为唐、宋间遗留下来的原写曲谱。而中、下卷“霞外神品”,其中不少琴曲源自宋代浙派琴家杨瓒所编《紫霞洞谱》,且谱中不少琴曲在元明之际得到时人的不断加工。因而,对于研究宋元时期浙派琴学风格及元明之际古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又如明人汪芝所辑的《西麓堂琴统》,是现存明代各种谱集中,收曲最多的一部传统曲谱,其中大部分是“极为罕见的远年遗响”。如《神人畅》、《广陵散》、《间弦明君》、《风云游》等。选择这些古曲进行打谱,对于研究汉魏六朝以来琴曲创作的艺术规律,或者作为鉴定琴曲创作时代的依据,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除了同一琴曲可有不同的谱本,同一琴谱也有不同的刻本与刊本。如《碣石调·幽兰》有原日本神光院收藏的“神光院本”和1884年《古逸丛书》中收入“古逸本”。后者作为前者的摹刻本,显然有诸多误刻失实之处。又如现存清代琴谱中流传最广的一部琴谱《五知斋琴谱》。该谱历来屡经翻刻,故版本甚多。其中,以清康熈原刻精印本为最佳。其它版本如乾隆时翻刻本及民国时期的石印本等,则稍差。由于已版《琴曲集成》,对所收琴谱的版本,已进行了筛选鉴别,打谱者可以此为据。 另外,琴谱在刊印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版误、谱误、笔误等,需打谱者参照其它谱本进行校勘注释、仔细研究。在存见古谱中,也有一些抄袭他谱、质量低劣、并无多少研究价值的谱本,这些均须打谱者进行细心甄别。 二、琴曲内容与背景的分析 不同的琴曲,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时期,表现不同的思想内涵。因此,在打谱之前,打谱者需全面地阅读、研究相关资料,对曲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动机与琴曲本身的人文背景、精神内涵、气质神韵等,需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理解、体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提供琴曲内容和背景的资料来源是琴谱中的解题、后记、标题、歌词等。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打谱者可对整首琴曲有一初步完整的印象。因为这些文字说明一般来说均提供琴曲的产生时代、传谱渊源,艺术意境、音乐形象等等。如琴曲《遁世操》,载于《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等多种琴谱之中,据《神奇秘谱》解题称“琴曲之高洁者,止此曲为最高古。”《琴苑心传全编》亦称:“神骨峭异,迥不寻常,真太古之音。”从上述解题可知,乐曲表现了古人隐逸山泽、飘然出尘的闲雅情致,其音乐风格高古从容,恬淡深远,不可能繁音促节。因此,这些文字的说明和补充,有助于打谱者对琴曲的风格、指法、节奏、速度及音乐形象与意境等因素予以印证,并作恰当的处理。当然,对于这些文字打谱者也应持客观的态度,对其中某些不实之处,应注意鉴别。 古琴,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抒情写意的工具,在历代的诗集、文集、正史、笔记及琴论琴书之中,留下了蔚为可观的琴诗、琴词、琴文、琴论及记载、杂录等,这是打谱者对琴曲进行文化背景与内容考察的另一资料来源。打谱者应从这些史料中去寻求验证,以便对乐曲进行更全面、深刻的分析与理解。 三、译谱与指法的研究 作为一项严肃的学术活动,古琴音乐的打谱,首先是一个译谱的过程。 古琴谱是以记录演奏指法为基本特征的手法谱。演奏指法的分析与研究,也就成为译谱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前面本文已详细阐述了古琴记谱法的历史变革。琴曲中仅《碣石调·幽兰》一曲,是用文字谱记写。自中唐曹柔将文字谱转化为减字谱以后,到北宋末期减字谱已大致定型了,宋姜夔的琴歌《古怨》,虽然旋律和调性均有可议之处,但它是一个说明当时记谱法的重要文献。 明清时期古琴的指法符号已渐趋统一,故亦不太难翻译,但减字谱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从有关琴曲指法的著作中可以看出。现存这类著作有:见于《琴书大全》的有陈康士和陈拙的两种;见于明代《太古遗音》的有刘籍的《琴议》;还有日本人物部茂卿所写的《乌丝栏指法卷子》。这些著作对古代琴曲指法符号作了详细说明。然而,其中有些说明彼此间有出入,甚至同一符号在一家著作中亦并存有两种解释。这种不完善的减字谱在明代初年的《神奇秘谱》上卷中保留最多。但类似这样的古指法,是很有价值的,它不仅为谱式演变过程提供了实例,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同一曲目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规律,故而在打谱时尤须注意! 由于古琴谱集大都据木刻版本或手写稿本影印而成,衍、脱、讹、误在所难免,故打谱时,就要十分注意。遇有疑难指法,应仔细分析,以免产生误解。并且各个时代、流派的指法谱字会有一些不同的解释与弹法,打谱时,也应从相同或相近的时代、流派的指法谱字中去追寻原释,也许会更恰当一些。比如,关于虞山琴派风格、传谱的琴曲,可参阅徐上瀛的《万峰阁指法笺》。如果选择《五知斋琴谱》中的琴曲进行打谱,有关指法可参阅该谱中的指法注释、字母源流部分。 四、节奏、韵律的处理 传统古琴谱一般没有明确的节奏标记,这是打谱者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 其实,“古琴曲发展到明代末年,已有要求在指法之外另外记出拍板的倾向”。明末南海琴家陈子升所作的琴曲《水东游》,已开始在谱内用了些当时词曲记拍子的符号。另一位琴家尹尔韬在明万历间即有琴名,到明亡之际,他是崇祯帝朱由检的内翰。在他所编的琴谱《徽言秘旨》中,“除句读之外,有些乐句加了‘瓜子点’,这又是一种要在谱中记出拍板的发展倾向”。但一到清代,古琴在创作和记谱方面大兴复古保守之风,甚至易尔韬的学生孙诠在三十年后给他订谱时,竟把一部分记拍的“黑瓜子点”也割弃了! 至清末道光元年(1821年),浙江会稽琴人王仲舒编《指法汇参确解》,其中所收琴曲十一首都是点了拍的,并有《平沙落雁》和《潇湘水云》两个工尺谱的实例。对此,查阜西先生曾评价他的这种“直指读谱法”,“是对琴谱这种特殊形式,另倡简易读法,开了清末民初杨时百等唱弦法的先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一个“年登大耋”的老人,在海陵写下了一本琴谱稿本,这就是《张鞠田琴谱》,撰者强调自己按“时曲”推广工尺拍眼,为古琴谋取“准则”。某些琴曲来源于昆曲,均按昆曲谱形式注明工尺的拍眼,所有传统琴曲,也均注工尺,但多不点拍眼。继他之后,祝桐君、张鹤、杨宗稷等人,也陆续采用了工尺谱点拍。不过,直到百年之后,仍有许多琴家对此抱有强烈的反感。 由于古代琴谱的没有点板,造成今日打谱的需要。不过琴谱中所记录的演奏动作,在实际进行中往往形成有规律的时间间隔,产生一定的节奏逻辑,体现出某种具有必然性的律动来。实际上,这等于间接地、局部地贮存了原曲的节奏信息。但琴谱中所间接贮存的节奏信息毕竟是局部的,尚有许多地方需要打谱者自行揣摩。对此,打谱者可根据自己积累的传统曲目中的节奏节拍范例,和个人丰富的音乐语汇,通过反复弹奏、体会、分析,为打谱琴曲定出节奏节拍的框架。相近的师承、风格或较一致的对乐曲的理解,对琴曲的节奏与韵律的处理,往往会大同小异。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打谱者的个性、气质、风格,修养等主观因素的介入,使同一谱本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风貌。 如琴曲《酒狂》,姚丙炎先生用三拍子打谱。但这是否合适?那个时代的音乐是否会是这个样子?许多人有疑问。黄翔鹏先生认为,“这里的三拍子不是欧州圆舞曲的那种三拍子,而是把第二拍加强,用轻重颠倒的节拍来表现酒后感觉,还是可以的”。而龚一先生是把《酒狂》处理成散板。又如,六十年代老一辈琴家管平湖、姚丙炎、徐立荪、吴振平共同对古逸本《碣石调·幽兰》进行了打谱,其节奏处理与演奏风格亦是各不相同。 五、弹奏与定谱 译解古谱,在对不同琴曲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其传承流变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以后,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即将古谱中所贮存的音乐信息全部释放出来。但打谱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古曲的原貌,更要传达琴曲作品中丰富而深邃的精神内涵,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了! 古琴音乐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极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因此,打谱者在完成上述几个阶段的工作后,就必须进行长期不断的弹奏练习,体会曲意,感受乐曲的气韵意境,不断订正节奏节拍,最终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正如《与古斋琴谱》在对打谱作最后记述时所说:…

古琴是如何变成七根弦的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琴俗称“古琴”,流传至今并广为琴人所弹奏的琴,因其有七根琴弦,故又称“七弦琴”,但古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从开始就是七根弦。 沿着琴的形制的发展,琴弦的数量,历代有着不同的变迁,现从文献记载,琴的实物、古人诗文、琴曲谱集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 一、文献记载《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琴(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西汉初陆贾《新语》载:“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乐记·乐施篇》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杨雄《琴清英》载:“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嬖,去邪欲,反其真者也。舜弹五弦之琴而天下治,尧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新论·琴道》载:“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徵、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为少宫、少商。”许慎《说文解字》载:“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蔡邕《琴赋》载:“爰制雅器,协之钟律。……丹弦既张,八音既平。间关九弦,出入律吕;屈伸低昂,十指如雨。一弹三欷,曲有余哀。有清灵之妙。”从存见的秦汉文献记载可知,琴从先秦至汉就有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的史载,是否仅此而已呢?就目前考古发现,尚有十弦琴之说。 二、琴的实物1978年湖北隋县出土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有琴(十弦)、琴(筝?)(五弦),这是琴存见最早的实物形象。湖北荆门郭店村一号战国中期墓出土琴(七弦)是现今发现最早的七弦琴实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琴(七弦)其形制与曾侯乙墓的十弦琴亦相似,从其面板磨损痕迹为弹弦处而推断,此为一长期用于演奏的实用七弦琴。陈了五、七、九、十弦琴之说,琴的形制尚有大、中、小区分。《礼孔·明堂位》载:“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另郑玄注曰:“四代,虞夏殷周也。”朱长文《琴史》载:“《尔雅》大琴谓之‘离’,说者曰二十弦也。此乃琴之异制也。”陈晹《乐书》载:“盖五弦之琴,小琴之制也。两倍而为十,中琴之制也,四倍而为二十弦,大琴之制也。”又“古者大琴二十弦,次者十五弦。”可见琴弦之数,众说纷纭,有五、七、九、十、十五、二十弦诸说,然最为琴人所推重的琴,以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为主,这可从古人诗文中得以佐证。 三、古人诗文五弦:晋·嵇康《赠兄秀才从军十八首》(十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唐·元稹《五弦弹》:“赵璧五弦弹徵调,徵声巉绝何清峭。”宋·黄庭坚《听戴道士琴》:“五弦横坐岩廊静,熏风南来厚民性。”七弦:晋·陶渊明《自祭文》:“欣以素牍,和以七弦。……乐天委分,以至百年。”唐·刘长卿《听弹琴》:“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宋·舒岳祥《琴旨》:“七弦说妙义,十指扬春风。”元·腾玉宵《听袁子方弹琴》:“七弦信手一时拂,金石错落齐铿锵。”九弦:南朝·宋·谢惠连《琴赞》:“峄阳孤桐,裁为鸣琴,体兼九丝,声备五音,重华载挥,以养民心,孙登是玩,取乐山林。”宋代,由于统治者崇尚雅乐,琴乐得已长足发展,出现了各种弦数的琴。 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太宗皇帝令待召蔡裔增琴为九弦,有待诏朱文济以为不可。太宗曰:‘古琴五弦,而文武增之,今有何不可?’……遂增琴弦。”《宋史》载:宋太宗曾创作九弦琴曲五曲,改遍过九弦琴曲一百五十六曲,著有《九弦琴》谱二十卷,《琴谱》(六卷)。据《宋史》载:宋徽宗用魏汉津之说,造大晟乐,用一、三、五、七、九弦的五等琴。在祭祀朝贺的大乐中要用八十多张琴,仅七弦琴就要用二十张。宋代君王,为效仿周王,威仪天下,增制琴制,虽有偏颇之疑,但对琴的变迁也是一种有益尝试。元代宫廷《雅乐》乐舞所用乐器,多承宋金遗制,据《元史》(卷六八)载:其中弹弦乐器有,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瑟凡六种。又《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苗兰为元太宗大乐令,曾‘指授工人造琴十张,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二’。可见宋、元之际,一、三、五、七、九弦琴多用于宫廷礼乐合奏,而用于独奏琴曲则以五弦琴、七弦琴为主。虽经统治者的推重,由于构造相似,表演性能相近,一、三、九弦琴渐为世人所抛弃,而琴以七弦琴为主,五弦琴为辅传承后世,这从历代琴曲谱集中将得以佐证。 四、琴曲谱集从存见一百五十余种历代琴曲谱集和琴曲谱之中,标题不同的琴曲近七百余首,大部分琴曲皆用一至七弦演奏,这无疑佐证琴以七弦琴为主体,且为历代琴人所推崇。传世琴曲仅用一至五弦演奏的琴曲极为稀少,有明代谢琳所撰《太古遗音》中的琴曲《南风歌》、《思亲操》,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刊)汪芝所辑《西麓堂琴统》中林钟调曲谱中的《林钟意》、《神人畅》等数曲。以琴曲《神人畅》为例剖析,据南朝宋谢希逸《琴论》曰:“神人畅唐尧所作,尧弹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又宋朱长文《琴史》:“旧传尧有神人畅,古之琴曲,和乐而作者,命之曰畅,达则兼济天下之谓也。”琴曲仅用一至五弦演奏,不用六、七弦,琴中十三个琴徽在泛音曲调中具已用全,并且徽外的暗徽也出现在琴曲之中,这或许暗喻神无处不在,法力无边。或许是远古五弦琴的遗迹,抑或是后人拟古人之作,这尚待进一步探究,但从一个侧面并不难证明,明代是有五弦琴用于演奏,且有琴谱实例。 七弦琴得以传承后世,除拥有历代众多琴曲谱集为基石,尚和七弦琴特质有关,七弦、十三徽,是古琴的独有特征,琴面上的十三个徽位,表示每条弦的五个高八度,四个五度,四个三度泛音的位置,而七条弦的散音、按音包括了四个八度加一个再高的二度的音域。宽广的音域,独特的古琴指法,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代琴人的珍爱,使七弦琴渊源不断流传至今。综上所述,可见琴的弦数,先奏至魏晋南北朝之际,有五、七、九、十、十五、二十弦之分,尚未完全定形;唐、宋、元之际琴弦有一、三、五、七、九弦之说,明代琴弦有五、七之分,尤以七弦琴为主流。琴的形制最终以七弦十三徽为世人所珍传,这可从存见实用琴制得以有力佐证,琴称“七弦琴”可谓誉之无愧。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对古曲《阳关三叠》的重新研究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阳关三叠》(演奏者:管平湖),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1、…

古琴除正调外的其他还有哪些调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

《关山月》· 伤离别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关山月》为汉乐府之曲,作者不详,原为横吹之曲,后移植而成琴曲,其曲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争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另外,清代有山东民歌“骂情人”亦借用此调。因此,还有一说此曲为山东民歌“骂情人”改编而成。 琴曲《关山月》形成于清末,由音乐史学家杨阴浏将李白同名诗关山月填入曲中,“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并由王燕卿加轮指谱成琴曲,收入梅庵派琴谱,成为近现代广泛流行之琴曲。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虽然这首曲子短小,但是却颇有难度的,练习时重点在于对蛇形鹤步的把握,这是古琴中独有的过弦技巧,通过练习要达到过弦无痕的要求,也是对将来弹奏难度更高的曲子起打基础的作用。 琴曲《关山月》(演奏者:李祥霆),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琴者,禁也 · 琴的儒家美学思想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琴者,禁也”,是传统古琴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古琴言禁始自汉《新论•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后被《白虎通》加以发展,一直影响了其后近两千年中国的古琴美学发展史。 “琴者,禁也”突出代表了儒家音乐思想,因为儒家在中国古琴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儒家提倡古琴的“禁”,主要基于它对音乐基本功能的认识。儒家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所以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音乐服务于政治、礼法等。古琴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代表,被视为“八音之首”,当然被赋予治国、平天下的要义,所以强调古琴经世致用的功用成为儒家古琴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左传》“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心也”、《新语•无为》“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等率先对音乐和政治的关系追根溯源,并在古琴领域建立了礼乐思想。此后,音乐和政治、礼法的关系成为传统琴论所强调的重点问题。《淮南子•主术训》“孔子学鼓琴于师襄而谕文王之志,见微以知明矣。延陵季子听鲁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也。作之上古,施及千岁,而文不灭,况于并世化民乎”。《淮南子•泰族训》“神农之初作琴也,以归神杜淫,反其天心。及其衰也,流而不反,淫而好色,至于亡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新论•琴道》“总会枢要,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朱长文《琴史》“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范仲淹《听真上人琴歌》“将治四海先治琴”。《诚一堂琴谈•集论》“古之圣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琴学正声•指法精义说》“琴之为器,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系政教之盛衰,关人心之邪正”。以上等等言论均认为古琴的主要功能是教化和修身。既然强调古琴的礼乐思想和修身之用,儒家在古琴美学思想中就格外注重音乐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而忽视对其自身艺术规律的探索,由此就必然导致重德轻艺、重道轻欲的结果。 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政治思潮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所以它和政治、礼、社会也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原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将这种关系视为音乐的创作之本,将音乐作为经世致用的手段,忽视其艺术审美价值,就会使音乐异化,沦为实现功利目的的工具。儒家提出“琴者,禁也”命题,正是以突出古琴的非艺术功能为目的,在音乐的审美、风格等方面划出诸多禁区。 以“琴者,禁也”为宗旨,儒家在音乐审美方面格外强调“平和”、“中和”。“平和”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该文中提出了三个审美范畴:“中声”、“淫声”、“平和”。此外的“中声”、“淫声”为最早见于记载的一对古琴美学审美范畴(之后,“中声”一词也曾在《国语•周语》中出现,即所谓“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其“中声”指人耳所能听及的有节合度之音),“中声”指音高、速度适中的有节制的音乐,具体说来,就是规定五声“大不逾宫,细不过羽”,要舍却弹奏中的“烦手”(复杂多变);而“淫声”指超出了“中声”范围,过度追求音响、速度变化的无节制音乐。《左传》文中有鲜明的排斥“淫声”、以“中声”为美的思想,由此而及的“平和”也是音乐审美中重要的审美准则,凡是能使人保持平和之心的音乐即“中声”,否则即为“淫声”。 “中声”这一范畴后被荀子发展为“中和”,与“平和”一起作为古琴最重要的审美标准。唐白居易赞赏的“调慢弹且缓”、“调清声直韵疏迟”的音乐即“平和”、“中和”的体现。宋范仲淹以“清厉而静,和润而远”为“中和之道”,排斥“妙指美声,巧以相尚”(《与唐处士书》)。欧阳修则说“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也倡导“平和”、“中和”的审美观。陈敏子在谈及古琴创作时说“姑以琴之为曲,举其气象之大概,善之至者,莫如中和”(《琴律发微》)。徐上瀛则认为古琴演奏“其所首重者,和也”,“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溪山琴况》)。清陈幼慈在总结南北音乐风格时强调,不管什么风格的音乐都要达到“中和”之标准,“南调数句后,必加收束另起。如掐撮五声,掐泼剌五声,皆收束之声也。另起以达未尽之意,使情致缠绵宛转,恒多幽闲适怨之音。北曲慷慨悲歌,声多激烈,故一气呵成,无结束另起之意,恒多愤发感叹之音。是南北二调,各写其怀,使咸归中正和平,方免粗暴之讥”(《邻鹤斋琴谱》)。王善也称演奏中“琴之所首重者,和也”(《治心斋琴学练要》)。毋庸置疑,“中和”、“平和”一直是贯穿儒家古琴美学思想始终的重要审美准则。 既然持有“平和”、“中和”的审美标准,儒家的美学思想就必然排斥郑声和悲乐。因为郑声作为民间音乐的代表,历来被统治者和文人视为“烦手淫声”而有悖于“中和”、“平和”,然悲乐以悲为美,以不平为美,既不符合“乐者,乐也”的命题,又不符合“平和”的标准,所以它们必为儒家所禁止。尽管在古琴实践中有大量郑声和悲曲,汉魏时还曾出现了以悲为美的时尚和潮流,但郑声和悲乐始终是儒家古琴美学排斥的对象。阮籍公然反对以悲为乐,并列举夏桀、殷纣等亡国之例以证明悲乐的危害,说“诚以悲为乐,则天下何乐之有?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谓之乐也。今则流涕感动,嘘唏伤气,寒暑不适,庶物不遂,虽出丝竹,宜谓之哀,奈何俯仰叹息,以此称乐乎”(《乐论》),在古琴领域提出悲乐亡国论。陈《乐书》也说“今夫琴者,君子常御之乐。盖所以乐心而适情,非为忧愤而作也”。众多文人儒士也毫不掩饰对郑声的蔑视,故白居易主张“销郑卫之声,复正始之音”,赵希旷认为“今之世唯务雕锩绮靡,往往流入郑卫之音,使后辈逐末忘本,古人之志趣远矣”(《琴书大全》),苏轼也云“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听杭僧惟弦琴》)。儒家对郑声、悲乐的否定不仅表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琴人的实践中。一些琴家就以此为准拒收、拒弹某些琴曲,清庄臻凤曾在《琴学心声谐谱》中说:“鸣琴乃除忧来乐之意,其中谱名不吉,及悲愁怨悼之词,抚之转增惆怅,又违时字句,悉皆屏去”。 “琴者,禁也”是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白虎通》之后,琴人、琴论大多言琴必言“禁”。因此,古琴禁的范围被不断演变扩大,从禁止不平和的“烦手淫声”到禁止音乐之声,从禁止琴乐的“?堙心耳”到禁止有情之声,甚至对古琴的演奏场合、演奏人的身份及演奏前后的程式都有许多禁忌,如蒋克谦《琴书大全》规定“疾风甚雨不弹,廛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杨表正《琴谱合璧大全》也有“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法司中、在市廛、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妓、酒醉后、夜事后、毁形异服、腋气臊臭、不盥手漱口、鼓动喧嚷”不能弹琴等种种烦琐的规定,而洗手、焚香、宽衣等更是作为弹琴前的仪式、。 “禁”已成为束缚古琴艺术发展的桎梏。对“琴者,禁也”的推崇,使古琴美学将古琴作为修身、禁心、灭人欲的工具,认为对美的爱好和追求不仅乱人心性,使人道德沦丧,更可导致亡国之祸。如此,历代多数琴论都排斥“媚耳之声”、“悦耳之音”等一切美声,形成了古琴美学中的非美倾向,并因此忽视古琴的艺术性,忽视人的需求,限制了古琴音乐的自由发展,从而使古琴逐渐远离普通民众。古琴发生从战国时家喻户晓的民间乐器到明清时知音者稀的变化,“禁”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査阜西先生说“琴歌”历史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琴歌是古琴音乐中的形式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