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制作的“龙吟虎啸”琴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龙吟虎啸”在中国历代古琴中排名第三。排名第一位的是宋徽宗赵佶用过的一把名琴…

蜀中琴韵 · 喻绍泽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喻绍泽(1903年—1988年)字润,190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殷实人家。近现代杰出的蜀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他于成都音乐学院教授古琴,也是成都“锦江琴社”的名誉会长,对现代琴坛影响很大。 喻绍泽八岁入私塾,十七岁考入省立外国语专科学校专修英语,毕业后做了十六年的中学英语教师。他自幼学习用功,喜好音乐,先后学习过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十五岁投师舅父廖文甫学习古琴,得其真传,终身操琴不辍,成为享誉琴坛的蜀派古琴艺术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喻先生已是国内有知名度的琴家。除勤奋研习古琴,他还积极组织参与琴人社团活动。1937年,喻氏兄弟、裴铁侠等人发起了“成都律和琴社”,1947年又发起了“秀明琴社”,汇聚琴友,雅集其间,促进琴人的相互交流、学习,接待过查阜西、胡莹堂、徐元白等著名琴家。1955年,喻先生为查先生率队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琴人采访组录制了蜀派琴曲。 1956年,喻先生成为四川音乐学院专职古琴教师,是整个西部地区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专职古琴教师。同年,他作为蜀派琴家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首届音乐周的演出。1960年,他赴西安音乐学院执教古琴。1962年,回四川音乐学院继续任教。1963年,他出席了全国古琴第一次打谱座谈会。会议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演奏的《流水》、《醉渔唱晚》等曲目。 1979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喻先生,再次恢复组建了成都“锦江琴社”并担任社长,团结亲人开展侵蚀活动。进入八十年代,喻先生仍以年迈之躯为弘扬蜀派古琴艺术竭尽全力,他多次为电台、电视台录制节目,为留学生授课,接待海内外古琴爱好者,培养古琴人才。他打谱的《孤馆遇神》、《幽兰》、《胡笳十八拍》、《秋鸿》等曲目独具韵味,他还创作了《欢乐》、《除夕》、《思念》等现代琴曲。 喻绍泽的古琴演奏不仅继承了蜀派古琴的特色,而且形成了自己稳健、朴实的风格。他演奏的《流水》运用了“七十二滚拂”出色地再现了“流水”惊涛拍岸、奔腾向前的景象。另外,《秋水》的飘逸祥和,《高山》的雄浑跌宕,《偑兰》的九霄仙音,皆通过喻老先生娴熟的演奏技艺得到准确传神的表现。作为德意兼备的教育家,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奏心得,撰写了不少古琴论著,获得过不少大奖,也培育出了不少著名古琴家和制琴师。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指与弦合 · 弦与音合 · 意与音合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指与弦合 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倘绰者注之,上者下之,则不顺。按未重,动未坚,则不实。故递指严欲松,过弦尤欲无迹,往来动荡,上下活泼,则指与弦合。 弦与音合 音律或在徽,或不在徽,本有分数以成位。今则浊而不明,和于何觉?及其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旨,音理甚微。今则乱而无序,和又何寻? 是以深于音律者细辩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道之,轻重缓急以节之,而务令宛转成韵, 曲得共情,则指与音和矣。 意与音合…

耶律楚材与“春雷”琴 的故事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宋徽宗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双绝,还热衷于琴。他在他的宣和内府中设立了一个“万琴堂”,收藏天下名琴。而唐代雷威所制的“春雷”琴,为“万琴堂”之首。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吴越百纳云和样,春雷亦见宣和宫。”这是清末著名琴家杨宗稷咏唐代雷琴之句。其提到的“春雷”琴极为珍罕,乃唐代著名琴工雷威制造,琴身连珠式,造型饱满,有唐琴之“圆”;琴音韵沉厚清越,兼得松、透之美。 话说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其宣和内府设置画院、书院、棋院和琴堂,收罗天下百工待诏宫中,创作出无数艺术珍品,以至于当北宋覆灭之际,金人掳掠宫中文物艺术品整整装了2050车运往燕京,可见其财富之巨。其中,春雷琴正是宣和内府“万琴堂”中所搜罗的天下古琴神品之最,也随着金人的铁蹄来到燕京,收藏于承华殿,题铭“承华殿春雷”,再一次成为明昌御府第一,深得金章宗喜爱。金章宗完颜璟可谓视琴如命,尤其迷恋春雷琴,“临终时挟之以殉”。然而在地下仅埋藏了18年,春雷琴就又复出于世,“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被献给草原霸主,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他是辽朝皇室后裔,先仕于金,后投效于蒙古政权,历经太祖、拖雷、太宗、乃马真后四朝,效力蒙古政权达26年之久。耶律楚材17岁时即“书无所不读,为文有作者气”,后终成为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的饱学之士。耶律楚材从小学习古琴,曾先后跟随宫廷琴待诏弭大用、苗秀实学习操缦,能熟练弹奏50多首琴曲,通律吕。1222年,耶律楚材在随成吉思汗西征途中,曾得旧宫殿门坚木三尺许,将其斫制为一张琴,琴声清越,耶律楚材非常喜欢。种种事实都反映了耶律楚材深厚的琴学修养,称他为“琴家”是毫不过分的。 与众不同的是,耶律楚材学琴是因虚静淡远的琴境与物我两忘的禅境同一意趣,更益于禅修。这位困扰于人世间繁杂事务的宰相乃是将古琴作为免去人之躁心、矜心、利心、欲心等一切妄念、参禅养素的道器,以枯木入禅乃至“藉琴以明心见性”。论及修持方式,耶律楚材见解独到:“宴息穹庐中,饱食无用心。读书费目力,苦思嫌哦吟……呼童炷梅魂,索我春雷琴。何止销我忧,还能禁邪淫。”可见,在他眼中,宴席饱食、读书苦思等都不及春雷琴能解忧禁淫,达到清修的地步。 其诗中所提到“春雷琴”正是殉葬金章宗、18年后复出的唐琴春雷。入元宫后,春雷琴被赏赐给了当朝宰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非常喜欢春雷琴,曾多次在诗中提到它,如“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长期以来,仅充当后宫无数珍宝饰物之一的春雷琴在耶律楚材手中无疑积聚了更多的灵气与慧性。其子耶律铸曾作《春雷琴》一诗云:“素匣开寒玉,乌龙出秋水。长到夜深时,恐乘雷雾起。”…

浙派、虞山派与江派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浙派是明代琴坛上的一个重要的琴派。明初,其代表人物以浙江四明(宁波)的琴家徐诜为最著。徐诜即宋未浙派名琴家徐字之孙,作有《文王思舜》等曲,学生很多,如王礼、金应隆、吴以介等。其子惟谦、惟震也能继其家学。宏治间的张公助,嘉靖间的萧鸾等人,无不出其门下,所以有“徐门正传”之称。 明初徐门琴派是主张把琴作为独奏乐器来使用的,不过当时也另有主张把琴作为声乐曲(琴歌)的伴奏乐器来使用的琴。在这个琴派中,以龚稽古、谢琳为代表的一批琴人,曾把大批琴曲填上歌词当作声乐曲来演唱。 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在江苏的虞山(常熟)以严微为首,出现了一个琴派,称为“虞山派”或“熟派”,它对明清两代的琴坛有相当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明代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以至于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当权的宦党与一部分政治上失意的士大夫的“清议”派之间的斗争,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东林党事件就是这一斗争的顶点,在激烈的竞争中,一部分土大夫与知识分子,采取了避居林下忘情山水的消极反抗方式,虞山派的兴起,正是这种现实情况的反映。 严澂本人就是一个因失意而退居山林的官僚,他在家乡虞山与娄东陈星源、赵应良、陈禹道、弋庄乐、施槃等琴家结成“琴川琴社”,编有《松弦馆琴谱》一书,并与当时旅居北京的琴家越人(浙江)沈太韶相交往。此派认为音乐是人的“性灵”的语言,在艺术上追求“清微淡远”的风格。这种主张在当时正迎合了那些忘情山水的文人士大夫的欣赏要求,因此虞山派兴起后很快就成为独步明代琴坛的重要琴派。 在这些琴家中,沈太韶颇负盛名。他作有《洞天春晓》、《谿山秋月》、《凤翔霄汉》等琴曲。其中,《洞天春晓》一曲颇有特色,此曲主题素村可能来自民歌:听起来确有一种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情绪,具有一定的感人力量。这首琴曲与宋元琴曲不同的地方是较多地运用左手吟揉绰注或进复、退复形成的“声韵”,配合着灵巧跌宕的节奏变化,有一种“温舒广大”、“淡雅不群”之美(《大还阁琴谱》夏溥语)。 万历以后到南明淮王东武复亡以前(1620—1648年)是一个社会变动异常激烈的年代。 这个时期,虞山派的琴家以徐上流最负盛名。徐上瀛,号青山,江苏娄东(太仓)人。幼年时在家乡从虞山派琴家张渭川学琴,以后又向施槃、沈太韶等琴家学习,吸收各家之长,刻苦磨炼,终于在艺术上取得相当高的造诣。 徐上瀛的内心是充满矛盾的,他起初也满怀热情,抱着所谓“济世”的幻想,两次参加武举考试,然而并没有得到当权派的赏识,残酷的现实逼迫他发出了愤懑不平的呼声。他称赞《离骚》“不第音度大雅,而重慷慨击节,深有得于忠愤之志,直与三闾大夫(屈原)在天之灵千古映合”的话,正是这种心情的最好写照。 徐上瀛并不反对严澂提出的“清微澹远”的审美原则,但是他认为只有兼备“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等要求才是合乎理想的。为此他曾经写下了理论著作《谿山琴况》共二十四则(见后)。它对于清代琴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他在表演上也纠正了严澂只求简缓而无繁急的做法,因此,虞山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琴派,与他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从“鼓琴”到“弹琴”的演变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居于“琴棋书画”中的首位,地位之高,影响之大,远非其他乐器可比。琴历史悠久,又有稳定的形制结构,通常都有七根弦,故今人称之为“古琴”或“七弦琴”。 古琴是最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之一,换成今天的用语,演奏古琴的动作可称为“弹”——即“弹琴”,但是在先秦,特别是战国中期以前,古人却将古琴的演奏方法称为“鼓”——即“鼓琴”。“鼓琴”何以演变为“弹琴”,“鼓”与“弹”究竟只是表面的用辞不同,还是在演奏技艺上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从“鼓”到“弹”,是否有一演奏方式上的历史性变化? 有关琴的记载,最早的文献见于《尚书》,《尚书·益稷》: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早在虞、舜的时代,古琴作为一种重要乐器,便已进入宗庙仪典,作为庄重肃穆的大乐演奏。值得注意的是,《尚书》记载演奏古琴,使用的动词是“拊”。《玉篇·手部》:“拊,拍也”。拊的本意是轻拍,与之相应的是“击”。《尚书·舜典》:“予击石拊石。”蔡沈注即云:“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由此可见,“拊”与“击”二字,都可以作“敲击”解。 而“予击石拊石”中的“石”,即石头制成的打击乐器,为八音之一。《正字通·石部》:“石,八音之一”。“石”又称“磬”,《尚书·舜典》孔传:“石,磬也”。山西夏县东下冯夏代文化遗址,便出土了与文献记载一致的石磬,形状颇似耕田的铧犁,上端有孔,可悬挂敲击。可见“拊”的本意为“敲击”,“拊”与打击乐器“石”“磬”连用,正显示了演奏乐器时的姿态动作。这里要讨论的是,“拊”作为演奏的动词,与名词“琴”联用,表示技巧方法,说明在夏商两代,无论演奏石磬或演奏琴瑟一类乐器,它们的动作都是敲击,区别只是敲击与发音的轻与重不同而已。因此,我们不妨大胆推测,古琴形制尚未确定时,可能并不是弹拨乐器,而是击弦乐器。也就是说,演奏古琴不是用手指拨弄琴弦,而是执物敲击琴弦。这一看法是否正确呢?从“鼓琴”一词的具体用法中,我们可以获得进一步的佐证。 先看《诗经》的记载。《诗经》中凡与“琴”联用的动词,都一概以“鼓”字来搭配: 一、《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二、《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三、《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四、《山有枢》:“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以上四例,凡谈到琴瑟,都冠以表示动作的“鼓”字。“鼓”是形声字,《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从壴。支象其手击之也。”鼓作为动词,表示用手“击打”、“敲拍”的动作,发出的声音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可见将“鼓琴”解作“敲击琴”,当是有坚强的文献依据的。 除了“琴”与“瑟”外,“鼓”之后所接乐器名,据《诗经》所载,尚有“钟”等乐器,具体例证如下: 一、《鼓钟》:“鼓钟将将,淮谁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喈喈,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二、《白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三、《灵台》:“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钟是夏商时代常见的打击乐器,祭祀或宴享时均要演奏,多用青铜铸造,体大中空,以槌叩击发声。与“鼓琴”一样,“鼓钟”即“叩击钟器”。 《易经》也有类似的例证:《周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缶是古代瓦制打击乐器。《说文·缶部》:“缶,秦人鼓之以节謌。”《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孔颖达疏:“此云击缶,则缶是乐器。”缶是秦国乐器名,既可“鼓”,也可“击”,“鼓”与“击”意同,都可训为“叩击”。 与前面提到的“鼓琴”相似,《易经》、《诗经》提供的大量例证,都足以说明“鼓”字的用法与“击”类似,主要是表示与乐器演奏有关的叩击或敲拍的动作。战国之前的文献,凡出现作为动词用法的“鼓”字,同时又与古代乐器联用,无论后面跟的名词是“钟”或“缶”,毫无疑问都是打击乐器。“鼓琴”是否也一样呢?《诗经》表示琴的演奏技艺的动词均极为稳定,除“鼓”字外,并未见与其他动词搭配。由此可以推知,“鼓琴”的“琴”,与“钟”、“缶”一样,尽管演奏时的动作仍有轻重缓急的不同,但方法上则一概都是“敲击”。琴虽然是弦乐器,但在战国中期以前,乃以“叩击”发音,与我们今天的“弹拨”技艺截然不同。 除《诗经》一书外,其他同时或稍后的的文献资料,凡谈及琴瑟演奏动作时,所使用的动词均为“鼓”,我们也可将其迻来作为佐证: 一、《孟子·尽心章句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将及楚师,而后従之。乘皆踞转而鼓琴。 三、《庄子·齐物论第二》:“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四、《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五、《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 六、《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七、《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八、《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九、《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于是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 十、《列子·天瑞第一》:“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一一、《列子·汤问第五》:“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 十二、《列子·汤问第五》:“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以上例证充分说明,延至战国中期,古琴的演奏方式仍不是弹拨,而是叩击。王国维先生曾指出考据必须“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如果说文献的例证还不能完全说明我们的观点,那么曾侯乙墓十弦琴的出土,便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充分的实物证据。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十弦琴,约流传于战国时期或为更早。在《中国乐器》一书中,关于此琴有如下之说明:十弦琴:木制,用独木斫成,长67cm,,音箱狭长形,长41.2cm,从音箱末端到尾部,是一块实木,长25.8cm。琴头宽18.1cm,尾宽6.8cm,岳山长16.2cm,宽1.6cm,高1.8cm,有十个弦孔弦距约1.4cm,有效弦长62.7cm轸用木制成,仅存四枚,且已残损。焦尾花瓣形,龙龈较狭小。琴面上刻有双边线的四方形浅槽,琴面不平直,略成波纹状。无徽,一足。琴背面在近头部地方有个长圆形的槽,此外,有一块与音箱大小相同的活底板,厚2.1cm,上面挖有一个与琴面相对应的长方形槽。它与琴面合在一起而构成音箱。岳山上有弦痕,轸池中也有琴轸磨损的痕迹,说明此琴曾使用过。 这里不妨比较一下汉代定型以后的古琴。汉代的七弦琴,宽度一般均为六寸。邕《琴操》也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今天的七弦古琴,其宽度与汉魏时期大致相同,约在20厘米左右。也就是说,汉代琴的宽度,安放弦七根,正好适合手指自由拨动琴弦。但与之相较,曾侯乙墓的琴,宽度仅有18…

论《梅庵琴谱》的转调调弦法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梅庵琴谱》卷上,第九页介绍了「慢宫变角」与「紧角变宫」两种转调调弦法,从调高的观点看,慢宫变角的原理是往上五度(F-C-G-D-A-E)。紧角变宫的原理则是往下五度(F-bB-bE-bA-bD-bG),按谱上的说法,无论是往上或往下,连续六次就可以回到黄钟,这和我们理解的乐理不符,正确说应该要十二次才能回到黄钟。现在把实际的音高排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吧。 慢宫变角法: 黄钟调调弦是三弦为黄钟,音高如右,C…

古曲考源 ·《梅花三弄》与《落梅花》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仅有很少几首琴曲能像《梅花三弄》那样流传广泛而且经久不衰的。乐曲以其清新流畅的曲调,刻划出梅花高洁芬芳,不畏严寒的生动形象,至今仍在感染着千千万万的听众。琴家演奏所依据的谱本大都是《春草堂琴谱》和《蕉庵琴谱》,曲谱的渊源多取明朱权《神奇秘谱》(1425年)引据《琴传》的说法,即晋桓伊作笛曲《梅花三弄》,经后人(一说为唐颜师古)改订入琴曲,流传至今。 我自早年得顾梅羹先生传授《梅花三弄》,后来又向张子谦先生学广陵派弹法,一直对此曲十分喜爱。后来,读《晋书》桓伊为王徽之吹笛,“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主客不交一言”的记载,又与朱权《神奇秘谱》的解题不同,近几年有学者就据此断言:既然史书记载桓伊作的是“三调”那么,说桓伊作《梅花三弄》就完全是无稽之谈了。把明、清以来几十家琴谱的解释全部否定了。 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曲目既与桓伊无关,则应是什么时代的作品?曲谱的来源与演变又是怎样的情况?不搞清这个问题,近来音乐史研究和教学中常以此曲为例来窥测魏晋在民间音乐特点的做法,就纯属一种误解,无异于缘木求鱼了!可事实是否如此呢?因而对此曲的来源,作了如下的考证。 《梅花三弄》的曲名,在最早的版本《神奇秘谱》原注中,还有“又名《梅花引》、《玉妃引》”一段文字;明《谢琳太古遗音》曲名作《梅花曲》;《文会堂琴谱》、《古音正宗》则称作《梅花》。但《梅花三弄》和这些异名,在早期古琴文献如《琴历》、《碣石调·幽兰》卷子、宋僧居月《琴曲谱录》中却都没有收录。 古语说:礼失而求诸野。读宋人传奇《李师师外传》,其中有“帝赐师师隅笙,命鼓所赐蛇跗琴,为弄《梅花三叠》,帝衔杯饮听,称善者再”的描述。虽说是出自小说家的手笔,却反映了重要的情况,至少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北宋已有了此曲,而且“三弄”也称“三叠”。目前还没有见到过更早的文字材料,但据《神奇秘谱》以下的各家琴谱解题,都说《梅花三弄》原系笛曲,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更早的线索。 可能是古乐书散亡的缘故吧,音乐文献所记载的笛曲名很少,但在诗人的吟咏中却不难见到,如唐李白的《清溪半夜闻笛》:“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清,塞上秋浦月,肠断玉关情。”《从军行》:“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观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到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令人惊异的是,早期琴谱中所载《梅花三弄》的一些异名,在李白诗中几乎全出现了。这难道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白居易更有“《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的诗句”。正是生动的唐代音乐生活的写照,可见其流传之广。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梅花”,竟然能够家喻户晓,远及边陲僻壤,几乎成了笛曲的代称了呢?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说:“笛,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按《落梅花》亦名《梅花落》,唐人诗中咏“落梅”曲的作品极多,如高适、杜牧、皮日休、李峤、韦庄、张祜、谭用之等均有篇什,可见是极有代表性的曲目。而唐人所称笛曲《梅花引》、《梅花曲》、《梅花》等,都是《落梅花》曲的别称,在唐代一定极为流行,不然唐代诗人为什么会这样津津乐道,竞相吟咏?这样的情况,在笛曲中是独一无二的,无怪乎段安节仅举出这样一个曲目来解释笛乐了。 那么,笛曲又是什么时候改变为琴曲的呢?颜师古改订之说,虽不足凭,但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诗中有:“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之句,按琴为梧桐木所制,传说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因而凤凰琴即七弦琴的美称,与上句鹦鹉杯对仗。由此可证,梅花一曲,自初唐就已谱入琴曲,其来源就是笛曲《落梅花》。而《梅花引》、《梅花曲》、《梅花》这些异名也是沿承笛曲而来,并非出于琴家的杜撰了。在明代琴谱《琴谱正传》、《西麓堂琴统》、《杨伦太古遗音》中,此曲的小标题还有“落梅”的段落,尚存古笛曲的遗意。《琴苑心传全编》称《梅花三弄》为颜师古所改编,以骆宾王诗之时代相验证,都在初唐,倒也相去不远,看来还是事出有因的。 《落梅花》一曲的渊源,系汉横吹曲之一。《乐府传集》解题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刘宋的鲍照、梁吴均、陈后主、唐卢照邻均有辞,说明自刘宋至唐,一直流传,未曾中断。晋桓伊以善吹笛名世,《晋书》所载其为王徽之吹笛:“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云云,按《古今乐录》说笛有“下声弄、高弄、游弄”;又“张永录”曰:(平调)“未歌之前有八部弦,四器俱作,在高下游弄之后,凡三调,歌弦一部。”由此可见《晋书》上所称的三调,不必一定是指的清商三调,在笛曲中,倒更可能是指的高、下、游三弄。因而说,这段记载虽与朱权所引据的《琴传》不同,却也没有多大的矛盾。从琴曲来看,所谓一弄、二弄、三弄,即是下准、中准、上中准的三段泛音曲调,这个变奏法不同于其它琴曲,可以想像这是笛曲三弄的遗迹。以琴曲逆测笛曲的“三调弄”,似乎是以低吹、高吹、低高相间杂吹同一个曲调而称之为下声弄,高弄和游弄了。 从时代来看,《梅花落》既然为横吹曲中之笛曲,而且是脍炙人口的代表性曲目,桓伊以善吹笛名世,如果不善吹这首曲子倒是一个怪事了。问题在于这个“为作三调”的作字,实是演奏之作,而不宜理解为作曲之作,以《晋书》原文参合汉横吹曲的情况,此处就不难理解了。 综上所述,琴曲《梅花三弄》来源于古笛曲《落梅花》,确为汉晋民间音乐遗声,谱入琴曲的时间当不晚于初唐,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古笛曲的某些特点,实属难得的佳品,此曲真可谓源远流长了。 《梅花三弄》(演奏者:张子谦),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指法 · 吟猱类解

缓急类: 缓吟:慢而缓和,其音不断。 缓猱:宏大宽和,有安闲自如之意。 急吟:紧而逼促,其音不乱。 急猱:紧而疾速,要手急而意缓,音连而气舒。 大小类: 大吟:吟之指动阔大者。 大猱:猱之指动阔大者。 细吟:吟之指动狭小者,要紧细圆满。 细猱:猱之指动狭小者,要细而坚实。 定吟:以指筋骨微微动荡,不离徽位,不露形迹。 定猱:用于大猱、长猱之末,法如定吟,不露形迹。 长短类: 长吟:吟之加倍,凡八九转。 长猱:猱之加倍,凡八九转。 少吟:吟之减半,约只二转。 少猱:猱之减半,约只二转。 略吟:为少吟之半,以不经意出之。 略猱:为少猱之半,要细中有润,坚中有脆,实中有松。 迟早类: 落指吟:指一落弦,得音就吟,不可稍停。 落指猱:指一落弦,得音就猱,取其连贯紧接而兼松脆。 藏头猱:未打弦,先猱上,令声无头。 承声吟:不待接定,承声便吟。 见声吟:又名声后吟,后抚见声,按指方吟,吟罢有少息,方作后声。 歇吟:弹过后才吟,取其余声。 无意猱:声尽方猱。 组合类: 绰吟:即随绰作吟。 绰猱:即随绰作猱。 注吟:即随注作吟。 注猱:即随注作猱。 进吟:按弹得声后,进至上位用吟。 进猱:按弹得声后,进至上位用猱。 退吟:按弹得声后,退至下位用吟。 退猱:按弹得声后,退至下位用猱。 走吟:随声上下,且吟且引。 淌吟:按弹得声后,细吟缓缓淌下一位,取得碎音,如水淌注。 飞吟:得音或二上二下,或一上二下,每位指下连绵振动,如鸟振翼。 往来吟:用吟于往来之音位上。 双吟:同弦两弹俱用吟,不分缓急。 双猱:同弦两弹俱用猱,不分缓急。 缓急吟:同弦两弹俱用吟,先缓后急。 缓急猱:同弦两弹俱用吟,先缓后急。 分开吟:即分开中夹吟,得声后左指上一位急吟,随向本位注弹一声。 此外尚有特征类六种,因其解说比较含糊,仅附录于下,以作备考。 游吟:得声即退下一位,再绰上本位,又退又上,接用常吟,指似游荡。 荡猱:得声即进至上位,再注下本位,又上又下,接用常猱,指似荡漾。 撞猱:猱中带撞意,专于按处向上取音,即实上虚下,与常猱相反。 迎猱:迎上抑下,两头用力,连活有情。 蓄猱:按弹得声,指略退动以活其机,意取含蓄。 放猱:上下二三分,往还十四五合,先大后小,定吟而止。 附录:游吟、游猱与荡吟、荡猱: 游吟、游猱与荡吟、荡猱这两对指法,因流派的不同,而各有说法。现将《五知斋琴谱》和《桐心阁指法析微》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解说,分列于下: 《五知斋琴谱》 游吟:指乘弦上绰,就退下,复绰上,又退下,约二次。取一音在弦,似游荡之意。行游而吟,有游鱼顺水之势。有如双撞而放缓是也。 荡吟:得音就吟,两头用力,游荡之意。比游吟大而松缓。用两头双撞之意。又于得音上下,荡开后吟也。 荡猱:若前之荡吟,而兼苍古。指下自有一种神游八极,悠悠自如之风韵也。 (无荡吟解说) 《桐心阁指法析微》 游吟:各谱于游吟作进复两次,或作退复两次,似于吟字之义无当。琴镜先作退复退,再加用吟;法于按弹后走下一位,随复本位,又下一位,再上至本位,接用常吟四转。 荡吟:按弹后走上一位,随下过本位以至下位,仍上本位急吟。旧谱所谓上下荡开后吟是也。其吟须两头用力,音韵乃合。 游猱、荡猱:说参游吟荡吟。游猱于进复进后加注猱。荡猱先下后上再加猱。 比较上述说法,于荡吟差别不大,游吟则因吟猱运指方向的不明确,而有先进复或退复的差别。今参考《吟猱界说》中吟猱运指方向的论述,可将游吟和荡吟定义为: 游吟:若本音是绰上,先退复两次,再加常吟;若本音是注下,先进复两次,再加常吟。行游而吟,有游鱼之势。 荡吟:若本音是绰上,先下后上,再加常吟;若本音是注下,先上后下,再加常吟。两头用力,荡开后吟也。 有关游猱和荡猱的定义则是: 游猱:若本音是绰上,先退复两次,再加常猱;若本音是注下,先进复两次,再加常猱。 荡猱:若本音是绰上,先下后上,再加常猱;若本音是注下,先上后下,再加常猱。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