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归去来辞》的意趣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曲《归去来辞》(演奏者:戴晓莲),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归去来辞》为后人依陶渊明辞而作曲。其曲谱初见于《谢琳太古遗音》,后亦见于《黄士达太古遗音》、《风宣玄品》、《发明琴谱》、《琴谱正传》、《五音琴谱》、《重修真传》、《文会堂琴谱》、《杨抡太古遗音》、《太古正音》、《理性元雅》、《乐仙琴谱》、《和文注琴谱》、《徽言秘旨订》、《春草堂琴谱》、《自远堂琴谱》、《里露轩琴谱》、《琴学轫端》、《张鞠田琴谱》(作归去来)、《琴学入门》、《希韶阁琴谱》、《绿绮清韵》、《希韶阁琴瑟合谱》、《琴学业书》、《山西育才馆雅乐讲义》等诸多谱集中。

《醒心琴谱》中《归去来辞》之题解曰:“宋末元初俞琰所作,依陶渊明辞而成曲也。刘裕禅晋时,潜为彭泽令。耻事二姓,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后人景仰其高风亮节,以其辞入于音律,即琴曲归去来辞也。”

《醒心琴谱》中《归去来辞》之后记曰:“《希韶阁琴瑟合谱》称此曲为陶渊明所作,而他谱皆无此言,只称辞为潜所作。而其曲者,明时之对音风格明显。《重修真传》亦言曰:‘陶渊明不以斗粟折腰而勇退林泉,故作是辞以鸣其志。今乃以入之音律,其尘视冠冕之怀,机通造化之妙,足以师百世矣。’《席上腐谈》及《苏州志》载宋末元初琴人俞琰以为琴操有谱无字,失古制作之原。乃研究作谱四十余,此为明代有字琴谱之先声。《归去来辞》者,亦为其中之一也。故此曲应为俞琰初作,而盛于明朝。世称汉无文章,唯《出师二表》。晋无文章,唯《归去来辞》。非果无也,盖取其忠贞大节,不在雕镂耳。《归去来辞》之原文者,所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忻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盼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予以春极,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无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叹人生能几何!’”

此曲宋末元初俞琰所作,后盛行于明代,是典型的明代对音弹唱琴曲。明代时松江派提倡对音弹唱,即一字一音,以琴歌而为特色。由于对音之限,其中很多琴曲已成为配唱之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琴本身的感染力。此曲虽为对音琴曲,然依归去来兮辞而入音律,取其高节之风,旋律中正平和,亦为佳作。先生在打谱此曲时,并未将词配于谱中,以减少一字一音对琴曲音韵之限制,主张以方正和畅,以澹逸旷达而为旨。故仅录其辞原文于后记中,以明琴曲之意趣。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此外,可编辑任何与斫琴、学琴、买琴、藏琴有关的问题发送给我们,有问必答!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一)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琴的表现力,是异常丰富的。琴以其独特的韵味,奏出心灵之声,与人的内心深处相互沟通。

琴的指法相当丰富,每一种指法都各有特点。而要良好地将琴曲的韵味体现出来,左手的指法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琴家的左手功夫如何,能有效的反映其琴艺的水平。

在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就是绰、注、吟、猱。而控制余韵的吟与猱,更是非常重要。吟与猱的运用,能有效地以韵补声,使琴韵美妙而富有变化等等,对体现琴之妙趣,具有特别大的作用。所以琴诀说:“琴之妙趣,半在吟猱。”运用吟猱的功夫,对于一个琴家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二)吟猱妙处,全在于圆

《溪山琴况》说:“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

什么是圆?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不大不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即所谓圆。首先,吟猱都是控制余韵之法,凡用吟猱时,当先得音,“将余声取之,不可错乱”。再者,吟猱婉转,要无滞无碍,所以必得体悟一个“滑”字。 另外,吟猱有度,巨细缓急俱有圆音,不足则音亏,过则节奏离散,所以必要大小多少恰到好处。

弹琴之人,必当对琴曲意境仔细揣摩,反复体会,如此弹琴之时,方得恰好,所用吟猱,婉转动荡,皆知其所以为之,这是非常重要的。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古琴演奏 · 右手八法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演奏 · 右手八法

大家都知道在古琴演奏中,右手有八个最基本的指法,即抹、挑、勾、剔、擘、托、打、摘。我们通常称其为“右手八法”。

右手八法在古琴曲谱中用的最多,它是右手指法的基础。也是古琴演奏中右手指法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右手的许多指法都是由它们组合变化而成的,如“涓”的指法,古人云:“抹、勾连谓之涓,如天马攒蹄。”又如“长鎻”、“短鎻”、“背鎻”。以及“滚”、“拂”、“輪”、“历”、“搂圆”、“间勾”、“打圆”等等。所以古人称这八种指法为“八字纲领”,(《太音大全集》)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对于弹琴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正确掌握这些基本指法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在以往的琴书谱集中对这些基本指法的解说,却往往过于简略,有些琴书中虽有手势图说及兴词,但都缺少具体的详细解释。如《太音大全集》中对勾、剔的解释说:“向内入絃曰勾,向外出絃曰踢”。虽然配合了手势图,但是仍然不甚清晰明了。到底如何用力?指法要领在什么地方?手势动作应该如何?都没有进一步的说明。正如明代徐青山《万峰阁指法密牋》中所讲的那样:“就其抹、挑、勾、剔之类不过是其麄迹,可得而易知也,而其所以抹挑,所以勾剔者,不可得而易知也。”以至于使许多初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觉得“抹”和“勾”是一样的,都是半肉半甲声。“挑”和“剔”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纯甲声等等。为了使初学者能够正确掌握右手八法的要领而又知其所以然,下面就以琴学大师顾梅羹教授的《琴学备要》和彭祉卿所著的《桐心閣指法析微》为主体,对右手的八个基本指法分别从手势、出音、动作、要领等方面作出详细地比较和说明,以供初学者研习参考。

动作:食指向身弹入曰“抹”。食指屈曲根节,伸直中、末二节,指头肉面箕斗中着絃,入弦稍稍深下。先肉后甲,由指面经甲尖中锋正直弹入,不可斜扫。其运动在臂、腕暗助食指中、末二节之力。

手势:中、名二指都自然平直,使中高于食,名又高于中,禁指更较高而直,各指指缝稍开,高下参差,有鸣鹤展翅之态。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待於旁,伏于食指下。每抹入,必使食指箕斗落在大指上,用甲尖抵住。《太古遗音•手势图》中“抹”的指法叫做“鸣鹤在阴势”兴词曰:“鹤鸣九皋,声闻于野;清音落落,自合韶雅;惟飞指以取象,觉曲高而和寡。”

出音:用力不可太重,太重则出音浊,下指宜轻而劲,用甲不宜太多,须半肉半甲,才能得音清健 。

要领:首先“抹”是一个半肉半甲音。凡半肉半甲音切不可用纯甲来弹。“如纯用甲,则声多浮暴。法以箕斗上,指头肉处抵弦,先肉后甲……”(《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食指着弦后中锋平直弹入,在用力上也要做到不轻不重。“食指屈曲根节,伸直中、末二节。”在这里,伸直中、末二节是关键,因为当中末二节平直时则入弦的角度不大。这也是它和“勾”在手势上的最大差别(“勾”是末节竖直)而这样的手势就自然而然的限定了“抹”这个指法出音相对于“勾”是清健的,也正好和兴词中“清音落落,自合韶雅。”是相一致的。还有一点也希望能引起注意,那就是手腕的配合,《琴学备要》中讲的很明白“其运动在臂、腕暗助食指中、末二节之力。”也就是说,在出指时要有一个臂腕微抬的动作在里面,这样才便于用力,出音和谐。

另外,大指和食指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大指中、末二节要微微弯曲,侧伏在食指的下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当食指“抹”完以后便可以很方便的用大指的甲尖抵住食指的箕斗。这样就为“挑”的指法做好了正确的准备。使抹、挑更具有连贯性,指法与指法之间的过渡也就更自然了。

在彭祉卿的《桐心閣指法析微》中还提到了一点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或以腕掌平覆。食指翘起。向下击之。指出无力。音必不清。”这也是初学者需要加以避免的。

动作:食指向徽弹出曰挑。挑法,食指屈曲根、中两节,用大指甲尖轻抵食指箕斗中,使两指成一圈形,挑时大指伸直中末两节,并微运腕力将食指向前推送,以助食指自伸之力。以伸缩灵活为妙。其运动在大指中末二节和食指中节的伸屈,切不可将两指揑紧使其抵送不灵。(顾梅羹《琴学备要》)

手势:食指与大指均屈中末两节,大指以甲尖侧面轻抵食指箕斗中。中、名二指微弯,名指高于中指,禁指又高于名指而微翘。顾梅羹教授十分贴切的将“挑”这一手势列为《太古遗音》中的:“宾雁啣芦势”。原兴词曰“凉风倏至,鸿雁来宾;啣芦南乡,将以依仁;免度关而委去,递哀音而动人。”

出音:挑以甲尖,得声而手起。又要用力不觉,须坚实而不猛厲,才能得坚清之响,而虚灵无碍。

要领:“挑”是一个纯甲音,甲面着弦,中锋弹入。“挑”时须微微借助腕力。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手腕微沉的动作。须当空下指,不可傍弦挨抚,“若傍弦挨抚,则出音混浊矣”(《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切不可将大指置于食指旁侧,使其抵送不灵,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有些初学者总是爱将大指置于食指旁侧,两指揑紧。致使大指的力臂缩短,食指伸屈幅度变小,也不美观。

彭祉卿在《桐心閣指法析微》中曾讲过:“凡抹、挑均宜轻弹,惟必轻而且劲,方能弹出本音。若其轻如抹,则只得弦上浮音,不耐听矣。” 唐代陈拙对“挑”的解释说,“凡抹挑,以意见缓。凡挑,欲母助其实,不要推,轻虚出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相比之下,“抹、挑”要比“勾、剔”力度稍轻些,宜轻弹,以意见缓。

动作:“中指向身弹入曰“勾”。中指屈曲根、中二节,竖直末节,用指头抵絃,半肉半甲勾入。古谱所谓“重抵轻出”,就是说宜重下指,轻出弦。才得中和无偏重偏轻的弊病。所以也要纯用正锋。一至四弦,提腕下指,探指深取;五至七弦,低腕下指,插指浮取”(顾梅羹《琴学备要》)。勾时须用腕、肘之力引之,勾后手指落在次弦之上,不必离开。

手势:中指屈其根、中两节,竖直末节,食指提起微曲,而昂起首于最高处,大指侧伏于食指下,名指平直高于中指略低于食指,各指指缝不宜张开,禁指伸直而微翘。《太古遗音•手势图》将“勾” 十分传神的比作“孤鹜顾群势”原兴词曰:“孤鹜念群,飞鸣远度;堪怜片影,弋人何慕;与落霞以齐飞,复徘徊而下顾。”

出音:“重抵轻出”,浑厚凝重。“勾”较“抹”出音为重,然而不可太猛,最重要的是“轻出”两字,须细细体会,加以琢磨。

要领:其运动在中节坚劲之力。“勾”和“抹”一样都是半肉半甲音。他和“抹”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末节竖直,为什么要末节竖直呢?因为“勾”是要“重抵轻出”的。何谓重抵轻出?即重下指而轻出絃。就是说下指时的力度要大些,当“重抵”下指将弦摁下后,末节要有一个向外弹出的动作。但是在弹出时就要有技巧了,在弹出的一瞬间末节改为平直“轻出”,让弦从中指末节弹出。从音色上来讲“勾” 和“抹”对比,“勾”是比较浑厚、凝重的。当“勾”弦动作完毕以后,中指应自然的搭在次弦之上(切不可将甲尖打着琴面)。这样就可以为下一个动作或“勾”或“剔”做好准备。使指法更加从容连贯。

在这里还谈到了一个出音时的技巧性问题,那就是一至四弦,提腕下指,探指深取;五至七弦,低腕下指,插指浮取。因为五至七弦相对于前四弦来说音要高、絃也硬些,如果也“探指深取”的话,出音就会显得焦躁了。同时,大家还应该注意到一个是提腕下指、一个是低腕下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别呢?因为琴面是有弧度的,在五到七弦低腕下指,可以避免中指入弦角度过大,这样是有利于出音的。

动作:中指向徽弹出曰“剔”。中指微曲中、末二节,甲背着弦,下指不可太深,太深就会滞碍。须当空落指,其运动在中、末二节伸直坚劲之力。方能得灵动之機;又须正锋弹出,得声才清和浑厚。若剔出抵着前絃,致遏前声,使无余韵,则是指病,务当避免。

在古法中,剔还有一种弹法“或用剔亦以大指抵送如挑法者。但中指指力本强。无需大指之助也。”(《桐心閣指法析微》)这种弹法早已不用了。

手势:中指曲其中、末二节於掌下,而众指低昂绰约,宛如张翼。大、食、名、禁指和兴词均与“勾”同。

出音:“剔”音须刚健劲拔,中和有力。然而不可太刚,太刚就会粗暴。“剔”较“挑”用力较大。然而不可太猛。太猛则浊俗。

要领:“剔”时不可附指于弦上,须当空下指。并且,剔完之后不可以碰到前弦。在力度的掌握上,彭祉卿在《桐心閣指法析微》讲到“勾和剔较抹挑为重,但不可太猛,若其重如攫,则成杀伐之音矣。指决云弹欲断弦,须勿误会欲字之意。”

动作:“名指向身弹入曰“打”。名指微屈根节,竖直中、末二节,指头着弦,由根节运动与“勾”微有不同,多用于一、二弦”(顾梅羹《琴学备要》)。

手势:“中指伸直,高于名指,食指稍微低于中指,大指伸直中、末两节,虎口前开后合,与食指作八字形。除名指外,各指指尖都略向上。”《琴学备要》中对这个手势还有这样一个要求。他说:“名指末节最难坚劲,必需练习的推摇不动为妙。”《太古遗音•手势图》称其为“商羊鼓舞势”其兴词曰:“有鸟独足,灵而知雨;天欲滂沱,奋翼鼓舞;屈名指以临弦,象其行之踽踽”
出音:出音宜轻,要有金石之声。(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

要领: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打”这个指法是名指微屈根节,竖直中、末二节(而“勾”是竖直末节)。要注意用指的力度,他的下指比“勾”要坚决,出音比“勾” 也要轻些。“有误认“打”字之意,将名指著力打弦,可发一嗷。”(《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

“打”这个指法在明代以后的琴谱中逐渐被“勾”所代替。那是因为名指的运动较难得力,不如中指灵动的缘故,所以避难就易地将其替代了。汪孟舒在《烏絲欄指法釋》中引杨田说:“打,中、名指向下打一弦著面,二指通用。二指,食指也。”《大全诸家释指》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古谱食、中、名向内發弦,均谓打。故谱难晓。近谱分指主之,殊为要当。”这说明在古谱中“打”是食、中、名三指均可的,并不局限于名指一指。这就为明代以后的琴谱中逐渐以“勾”代“打”找到了依据。后来虽然通用,但是,由于“勾”和“打”在出音的轻重上存在着差别,所以我认为,今人创作琴曲,如果能根据内容情感的轻重需要,和旋律音用指的顺从,把“勾”和“打”分开使用,仍可谓是妥善的办法。

动作:名指向徽弹出曰“摘”,名指屈曲中节,竖直末节,用甲背向外出弦,运动也在根节,需要伶俐。其运动在臂、腕助末节劲挺之力。(顾梅羹《琴学备要》)

手势:食、中二指并拢略俯,大指稍曲中、末二节虎口略开,禁指伸直而微翘。兴词与“打”同。

出音:“摘”是一个纯甲音,出音要“取其音活,打摘宜轻弹如抹挑,” (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

要领:“摘”这个指法关键是右手名指中、末二节要用的伶俐。触弦时要中锋弹出,出音不可以太刚烈。在《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中要求“摘必伶俐,其指末节当以软劲为竗。须习练乃得。”
打、摘多用于一二弦与擘、托相应。有一说在弹打、摘时可用大指抵住六弦或七弦以方便出音。但是在大多数的琴书谱集中并未作这样的要求。若究其原因,如要抵住六絃或七絃的话,势必要再作提腕的动作,反而又增添了麻烦。所以还是以不抵为好。“打”也是自然落在次絃之上,为“摘”作好了准备,我们可以根据谱字的需要,就势“摘”出即可。

动作:大指向身弹入曰“擘”。将大指倒竖,微屈末节,大指倒竖之时,肘亦微微上抬。其运动在大指末节,宜微用腕力,甲尖着弦而入。清初孙沚亭指法说“擘”:“掌爪间有破竹分张之势”是形容的十分贴切的。

手势:肘张、臂平、腕曲、掌俯,大指倒竖,虎口微开,中、末二节微弯,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禁指伸直,又稍高于名指。各指指缝微开势如鹤翅初张,竦体孤立,有临风鼓舞之态。(顾梅羹《琴学备要》)《太古遗音•手势图》将“擘”和“托”的手势名为“風驚鹤舞势”。原兴词曰:“萬竅怒號,有鹤在梁,竦体孤立,将翱将翔;忽一鳴而驚人,声凄厲以弥長”。

出音:音取纯甲。出音须坚实有力,又要有用力而不觉的形态为妙。

要领:大指指力本来就很强,坚实有力的音响不难做到,但是注意不能太过。用力不可太猛,太猛则浊俗燥烈了。在用“擘”这个指法时,可将中指轻抵于外弦上。如“擘”七弦,则中指置于二弦上,“擘”六弦,中指置于一弦上。“托”法,也可这样使用。这样就更加便顺了。

动作:大指向徽弹出曰“托”。将大指倒竖,虎口全开,大指指节伸直,指须靠絃,使絃从指面经甲尖向岳而出。其运动在大指末节,并要用腕力配合。

手势:肘张、臂平、腕曲、掌俯,大指倒竖,张开虎口。其手势和兴词与“擘”相同

出音:“托”是半肉半甲音。则全和尚的指法中说:“须向岳,则声雅壮”出音以雅、壮为美。

要领:“托”不能只用纯甲,应该是半肉半甲。大指不可仰天向上托弦,托出时应向着岳山的方向托出。在唐代陈拙的指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擘’(古谱中“擘”、“托”方向于今相反)尤贵用肉,当斜指、使弦自使指面上过‘擘’出向岳。”

元代以前在古谱中的“擘”、“托”和现今的“擘”、“托”方向正好相反。《太音大全集•手势图》曰:“甲肉相半向外出絃曰‘擘’,向内入絃曰‘托’。”显然古谱中的“擘”是现在“托”的手法;“托”是现在“擘”的手法。这个变化在元代吴澄的《琴言十则》指法里就已经出现了。明代的诸家琴书谱集之中有用“古法”的,也有用“今法”的。近现代基本上已经全部使用“今法”了。明白了古今“擘”、“托”相反对于我们今后演奏古谱或打谱都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是宋、元以前的古谱,“擘”、“托”仍需按照古法弹,指法方可顺从。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此外,可编辑任何与斫琴、学琴、买琴、藏琴有关的问题发送给我们,有问必答!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巴蜀琴艺 · 苏轼的琴论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巴蜀琴艺 · 苏轼的琴论

苏轼是非常敬慕和尊崇陶渊明的,因而在他的琴诗里常常可读到他怀念陶渊明的句子,例如在《听武道士弹贺若》诗中,有“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的描写。诗的最后两句点明,你若听到贺若这首琴曲,并能充分理解其意境和内涵,那么你就可以从诗中理解和爱陶渊明了。

又如在《和陶贫士七首》中有“谁谓陶渊贫,尚有一素琴。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苏轼在此表现了一种无琴而琴音自在的感觉,这是他对琴乐的高度感悟,苏轼在《破琴诗》中带有批评性地说:“陋笑房次律,因循堕俗流。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琴。”意谓房次律虽然重视董庭兰的琴艺,可是他却不懂得无弦琴的妙趣。

苏轼《题沈君琴》诗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苏轼那种自在自得的思想,从琴的本体和演奏者的指法进入,但又从器物本体和指法上走出,求得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方能得到琴的真趣。他的这一琴学理念,是对“蜀声躁急”的重要补充,强调声在心中而不再指头,是对单纯追求蜀声“急”的一个反正和批评。

苏轼对那些抚琴无韵、粗俗寡音、炫弄技巧者的“快作数曲,拂厉铿然”之琴风,曾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他说,弹琴应该把握意境和琴韵,仅凭借指头和琴弦,是弹不出美妙的琴音来的。同样在《观宋复古画》和《听僧唯贤琴》二诗中更是愤愤地说:“新琴空高长,丝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相逐。”“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来筝笛耳。”对一些不良琴风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苏轼这一琴学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琴的悟性的深刻和高超,而且可以视为巴蜀琴艺最具典型意义的理论升华,为后来巴蜀琴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古琴之美,到底美在何处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之美,到底美在何处

古琴之美,美在形制。

古琴形制上的对称,是中国人“中庸”理想的一种物化表达。此外,古琴面板呈弧形,底板平直,象征着天圆地方;古琴一端较高,代表高山,中间用长长的琴弦,象征流水,宋朝《碧落子斫琴法》中就讲过,这是“山高水亦长”的自然大美境界,也是中国人“见山立志,见水生情”的审美境界。这些基本设计,融合了几千年中国人崇尚自然,融入自然的审美追求。

古人云:“神农氏继庖牺而王天下,上观法乎天,下取法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削梧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和。”(桓谭《新论》)

“远取诸物”,是指琴的制作符合自然之数,并多用自然界的事物为其部件命名,如岳山、龙池、凤沼、雁足、天柱、地柱等。古人云:“琴制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岁之三百六十五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有上下,象天地之气相呼吸也。其底上曰池,下曰沼,池者水也,水者平也,沼者伏也,上平则下伏。前广而后狭,象尊卑有差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龙池长八寸,以通八风;凤沼长四寸,以合四气。其弦有五,以按五音,象五行也。”(《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其中有山有水,有天有地,有鸟有兽。在一张琴上,我们就能够看到整个的宇宙自然,感受到胸襟的博大和意境的阔大。

“近取诸身”,是指它的造型是以我们的人体为蓝本。一张琴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体,有额,有颈,有项,有肩,有身,有腰,有尾。而且它的各个部分又恰恰是用身体来命名,如琴头、琴额、琴颈、琴项、琴肩、琴腰、焦尾、舌穴、弦眼等。可见,琴的造型原则是对人体美的模仿。《琴制尚象论》云:“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齐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纤细也。”“岳外曰承露,又曰岳裙。”(《文会堂琴谱·琴论》)一张造型端庄的琴,其漆色、其额宽、其项实、其岳高、其肩正、其腰度、其足平,观之如婷婷玉立之仙人;抚之如人声有情之吟唱。一张琴就是一个生命和情感的完整表达。

古琴之美,美在音韵。

古琴在其外观、形制、装饰、音响等方面呈现在我们视听感觉上的最大特质是“韵律”。所谓“韵律”,是指感觉通过线或面或光的圆转所造成的一种动势,这种动势能够制造出某种旋绕着的、但又似乎是凝固了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能够将古琴本身所具的文化历史内涵和文人气质风度激活,使其在音乐感中又透露出飘逸、深邃、不可捉摸的意态、意味或意境。

古琴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箱发音,其音响特征即由这二者决定的。其共鸣箱虽为木质的,但它不同于其它乐器是由木板胶合而成,而是直接用一块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而粗糙,故其音响深沉、浑厚、结实,有古朴、苍茫的神韵。

就弦的长度来说,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一般均在110cm 以上。有效弦长长,则其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故其余音绵长不绝,有绕梁之韵。

又因其余音绵长不绝,故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唯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是指右手弹出一音后,左手按弦的手指再向上或下滑动一或数个音位,形成音程的变化,并将弹拨乐器的点状音迹变成线状音迹。走手音是古琴音乐的最富特色的因素,它至少在下面四个方面制造出古琴音乐所独有的韵味:

⑴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之间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其线型运行轨迹单纯、简洁,呈抛物线型,有弹性,使琴乐有线型之韵。

⑵走手音使音逐渐弱化,其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造成超逸、脱出之势,给人以趋于深远、无限之感,产生出与“道”合一的效果,使琴乐有飘逸之韵。

⑶走手音的弱化往往持续到无声的地步,使音与音之间出现空白,造成空灵、静谧的意境,使琴乐有虚灵之韵。

⑷走手音的音色接近人的嗓音,易于制造声腔效果,使琴乐又具有人声之韵。

古琴之美,美在苍古。

在所有的乐器中,除了出土的乐器如编钟、编磬等历史更久远之外,在人的手中一直使用的乐器,唯有古琴最为古老。一般乐器的使用通常不超过一百年,而古琴则达几百年甚至千年之久,目前活跃在琴家手中的较早的琴主要是宋琴,还有一些甚至是唐琴。这些琴历经几百年的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风韵和凝重的历史感,从而富有文物之美。

数百年前的古琴,其木料自然陈旧,具有历史感。即如新斫之琴,也必须用陈旧的木料来制作。一般是用百年以上的桐木、杉木为面板,梓木为底板。旧木的使用使古琴在质料上获得历史感与苍古美。

古琴经过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往往出现各种不同的断纹。较常见的有蛇腹断、梅花断、牛毛断、龙纹断、龟纹断、冰裂断等。琴家认为,有断纹的琴音质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人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潜确类书》)应该说,断纹是古琴之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直接的视觉表征。

古琴由于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制作方法,其音色本来就较其它乐器古朴、苍劲、低沉、浑厚,具有历史风韵。但新作之琴往往音色不太稳定,须经长期使用方能臻于佳境。唐代四川制琴世家雷氏家族云:“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老琴由于长期使用的振动和木质的疏松,往往使琴音变得更为苍松透润,这是古琴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重要的听觉特征。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此外,可编辑任何与斫琴、学琴、买琴、藏琴有关的问题发送给我们,有问必答!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为什么练琴时要”唱谱”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一、为什么要唱谱

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我们在演奏乐器时总是看着乐谱演奏。乐谱是符号、图形,是视觉不是声音,如何把看到的乐谱变成声音甚至音乐,唯一的途径是唱谱。通过唱谱,才能真正把符号变成声音,因此乐谱对学音乐的人来所有意义而对没有学过音乐的人无意义。而演奏乐器是把已唱会的“内心音乐”提取出来,变成特定的乐器声音,再通过耳朵的辨别、纠正,形成好听的音乐。因此,唱谱好比安装软件,在演奏时打开软件。如果不唱谱,直接从乐谱到演奏乐器的过程,其实心里是没有音乐的,或者音乐是没有真正深入内心的。

成熟的音乐家之所以不唱谱只是因为音乐早已植根内心,已经形成了乐谱到内心再到乐器的快速反应,但其实内心还是唱谱的。所以,唱谱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环节,无论是歌唱、演奏乐器或者舞蹈。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唱谱,原因是老师没有要求唱谱,觉得这是多余的浪费时间的,或者怕耽误时间。还有就是学校音乐教育,往往只注重听觉,忽视动觉,也没有形成完整地唱谱体系,以致无论五线谱、简谱都看不懂。这是音乐教育之殇。

二、如何唱谱

很多学生只唱音不唱节奏、节拍,更不用说其他音乐记号,这样的唱谱是把音符与其他符号割裂开来,把旋律与其他要素割裂开来。正确的唱谱个人认为有以下规范:

(1) 唱谱同时打节拍

很多学生只唱谱不打拍,造成节拍、节奏混乱,唱谱应跟打拍子同步,一般可用脚或手打拍子。动作应是上下动,即打下去是正拍,弹上来是反拍。每个拍子打成下、上,即分拍。这样有利于学习半拍的概念,使附点、切分、弱起等节奏变得容易。很多学生之所以总是搞不清楚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就是因为只打拍点不打反拍。另外,反对一开始就把分拍唱成拍数的做法,这样虽容易搞清分拍数,但容易跟乐曲真正的拍数混淆,同时也不适用于时值较长的音符。所以建议做法是眼看谱、嘴唱谱、脚打拍、手演奏、耳听奏。这才是真正的开发智力、协调发展。

(2) 唱谱要唱节拍数

很多学生唱谱只唱音,不唱拍数,那就很难搞清这个音到底多长。建议做法是超过一拍的音必须唱拍数,如2拍的Do就唱Do 2,三拍就唱Do 23,有几拍唱几拍,这样无论时值多长都容易区分,尤其碰到延音线节奏容易搞清拍数。这对附点节奏也适用。例如:前附点节奏1. 1 就可以唱成Do 2Do,加入之前拍子的下上打法,很容易搞清附点节奏。

(3) 唱谱要加入乐谱中的各种记号

只是唱音符、唱节奏还不够,音乐中有各种演奏记号、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唱谱应尽可能把各种记号唱进去,而不是等会唱音了甚至会演奏了再考虑这些记号。比如跳音就应唱得短些,重音就应唱得强些,连音就应唱得连贯。对于钢琴和吹管乐器,特别要求学生要把换气也唱进去。因为歌唱是需要换气的,对于钢琴来说,换气即意味着提手,有些学生弹琴老是不提手,一方面可能没有意识到非连音弹法,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唱谱不换气。这如同太极拳,吸气总是意味着身体的上提动作。而对于吹管乐器来说,本身就要换气,唱谱中加入换气就更规范了演奏时的换气时机。而经常被忽略的重要一点是,换气其实很多时候是音乐的乐句、段落,唱谱中加入合适的换气即意味着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句子和段落。

正确规范的唱谱不仅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内心,掌握音乐基本技能,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更好的表现作品。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那些嗜琴如命的帝王们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中国历代帝王中不乏善琴者,他们一般在“琴棋书画”等艺术领域都有着较深的造诣。如汉桓帝刘志、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宗赵匡义、宋徽宗赵佶、金章宗完颜璟、明崇祯帝、清乾隆帝等;其中宋太宗赵匡义、宋徽宗赵佶、金章宗完颜璟的事迹值得一提。

宋朝的太宗和徽宗对琴有着特殊的爱好。宋初立国,倡导文治,为大宋皇帝寄情于弹琴作乐、吟诗绘画大开了方便之门。宋太宗赵匡义(976~997),北宋第二代皇帝。太平兴国元年(976)即位,随后继续完成宋太祖消灭割据势力的未竞事业。赵匡义可以说是北宋皇帝中的好琴者,至道元年(995),他“增作九弦琴、五弦阮,别造新谱三十七卷。”并命待诏朱文济、蔡裔演奏,使得以后的各代皇帝纷纷仿效,改制琴样。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不仅是北宋颇有名望的书画家,也十分爱琴。曾搜罗南北名琴绝品,以满足自己的癖好,专设了“万琴堂”来珍藏这些名琴。其中最为名贵的是唐代雷威所制的“春雷”。

传世名画《听琴图》、《文会图》即为这方面极好的写照。

那些嗜琴如命的帝王们

《听琴图》描绘了徽宗身穿常服,端坐于青松之下信手弹琴的场景。画面空旷幽古,青松高耸入云,其旁怪石嶙峋。石上坐有两人,似正陶醉于悠扬的琴声之中。

那些嗜琴如命的帝王们

《文会图》所描绘的是徽宗召集一批文人学士,在御花园内琴诗宴饮的情景。画中的石案之上,一琴历历在目。皇帝的倡导,导致有宋一代朝野上下,无不以能琴为荣。徽宗政和年间,钱塘太守梅公会集杭州文人雅士,门下清客,举行琴集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时会名琴数十张,弹奏品赏,一时传为风雅盛事。也由于宫廷的倡导,宋代出现了刘安世、金公路、马希仁兄弟等著名斫琴大家,他们的作品成为后世争相收藏的珍品。

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女真名麻达葛,金朝第六位皇帝,在位20年,享年41岁。他是金世宗完颜雍之嫡孙,为金朝皇帝中有着较高文化修养者。完颜璟好琴,因为欣赏琴家苗秀实的琴艺,千方百计聘其为待诏。且十分爱惜一具名琴“春雷”,称其为“御府第一琴”,与之形影不离,甚至在临终时,还要挟此琴以殉,以图永不分离。历代帝王中如此“嗜琴”者,唯金章宗一人。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此外,可编辑任何与斫琴、学琴、买琴、藏琴有关的问题发送给我们,有问必答!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浅谈古琴的魅力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浅谈古琴的魅力

  明屠隆论琴曰:“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也就是说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很多琴友都有这样的体会,琴越弹越好。

  所以琴也是有生命的,当厚厚的漆面包裹着整个琴身的时候,体内的能力需要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琴身的震动,琴体会慢慢松透,漆面也会慢慢干燥出现裂纹,它的身体得到了呼吸,琴的声音去掉了火气,琴也更加苍松、脆亮了。

  中国乐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样具备一套完整的弹奏风格审美准则。古琴音乐的美学,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对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时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更在《琴议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作为琴德的标准。

其实,论述古琴演奏风格的文章,历代均有点滴。有些见于琴文、专集的琴书、琴谱中,亦有些散见于零星的诗文中。而较有系统和条理地阐述古琴演奏风格的审美经验结晶和审美准则判断的琴论文章,则以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为较完整和重要。

就右手的弹弦来说,其强弱变化的幅度十分宽广。由于古琴有效弦长,振幅广阔,故同样一种弹弦技法,可以弹出极轻柔飘忽的音,同时也可以弹出非常沉重刚烈的音,这全凭演奏者使用的力度如何。而有效弦长比较短的乐器,例如琵琶、阮等,其可变化的幅度就小得多。实际上,古琴弹弦的四指本身也是有着力度差别的。一般说来,大指的托、劈和中指的剔、勾尤见力度,而食指与名指则相对地要柔弱一些。四指中,用肉弹与用甲弹效果又有不同。肉弹所出的音线较粗,甲弹则较细;如果用力相等,那么较粗者体积大,单位压强小,故以强度胜;较细者体积小,压强大,故以力度胜。古琴演奏时可以根据出音力度的需要而选择适当的弹弦技法,其选择的余地相当大。

对于古琴,古人早就说:“难学、易忘、不中听”。可纵观历史,会弹琴者、能弹好琴者,无不是圣贤之辈;会听琴者、能听懂琴音者,无不是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豁达之人。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从裴铁侠之死到溥雪斋失踪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从裴铁侠之死到溥雪斋失踪

左起:溥雪斋 、裴铁侠

从我少年学琴时起,便听闻过川派裴铁侠之孤绝琴名,却从未听过裴的录音,更看不到他在民国时刊印的琴谱。裴铁侠是晚清民国年间成都人,地主资产阶级反动家庭出身,泛川派琴家。当时的川派琴家,也多宗虞山派之风格。裴铁侠即代表。他的师承是张瑞山弟子程馥。为什么很少看见他的资料呢?后来才知道,他是五十年代初因变故自杀的。怎么自杀的?什么变故?传言到此,也都讳莫入深。直到翻看文献,才知道他是在土改时期便以身殉琴的。

回顾裴铁侠自杀之事,最有名的是原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曾缄,他曾写有一篇短文长诗《双雷引》,现引如下:

蓝桥生者,家素封居成都支机石附近。耿介拔俗。喜鼓琴,能为《高山流水》《春山杜鹃》《万壑松风》《三峡流水》《天风海涛》之曲,声名籍甚。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致厚币徵为教授,谢不往。人以此益高之。家藏唐代蜀工雷威所斫古琴,甚宝之。后从沈氏复得一琴,比前差小,龙池内隐隐有“雷霄”题字。因目前者为大雷,后者为小雷。

先是,成都有沈翁者,精鉴古物,蓄小雷,极珍秘。育一女。将殁,谓女曰:“若志之,有能操是琴者,若婿也。”生适鳏,闻之心动,往女家,请观琴,为鼓一再。归,遣媒妁通聘,故琴与女同归生。生于是挟两琴,拥少艾,隐居自乐,若不知此身犹在人间世也。

改革后,家中落,鬻所有衣物自给。将及琴,则大恸,谓女曰:“吾与卿倚双雷为性命,今若此,何生为!”遂出两琴,夫妇相与捶碎而焚之,同仰催眠药死。

死后,家人于案上发见遗书一纸,又金徽十数枚,书云:“二琴同归天上,金徽留作葬费。”乃以金徽易棺衾而殡诸沙堰。沙堰者,生之别业。生著有《沙堰琴编》一书,此其执笔处也。

余初与生不稔,而数传言,将招余为座上客,余漫应之。一日,果折柬见邀,至,则同坐者三人。一为谢无量先生,一则杨君竹扉,其馀一人不知姓名,指而介云:此熊经鸟申之异人某君也。客既不俗,而庭前花木颇幽邃,所出肴馔、茶具,皆精洁无比。宴罢,生出所藏诸琴示客。竹扉一一目之,曰:若者唐,若有宋,若者元明以下;而唐最佳,小者尤佳。即小雷也。生大诧,自谓天下辨琴莫己若,不意竹扉亦能此。既而正襟危坐,授小雷,奏《平沙落雁》,曲终,顾诸客曰:“何如?”或应曰:“甚善。”生笑曰:“君虽言善,未必知其所以善。”其自负,类如此。

方改革时,生以耽琴故,不问世事,于革命大义殊瞢然,人亦无以告知者。使生至今尚在,目睹国家新兴,必将操缦以歌升平之盛,然而生则既死。余偶适西郊,道经沙堰,见一抔宛然,而人琴已亡,作“双雷引”以哀之。

曾缄先生的诗太长,主要叙述裴对琴的痴迷和生平,这里就不引了,只引其中四句:

郎殉瑶琴妾殉郎,人琴一夕竟同亡。流水落花春去也,人间天上两茫茫。

曾的这篇文章大概写于五六十年代敏感时期,原载于《重庆诗词》第三期,1994年刊。曾缄字圣言,是四川叙永县马岭乡人。他在文革中,后来也被迫害致死了,据说罪证就是他的某些诗文。曾的文章使用了隐喻法,所谓“蓝桥生”者,就是裴铁侠的化名。其典故来自唐人裴鉶小说集《传奇》中的一个故事:说长庆中,有个叫裴航的秀才,经蓝桥驿,渴甚,见道下茅屋有老妪缉麻,揖之求饮,妪命孙女云英擎一瓯浆来,于苇箔出双玉手捧瓯,饮之真如玉液,异香透于户外。航因还瓯,遽揭箔,惊其芳丽。求娶云英,妪言须以玉杵臼为聘。航于长安果访得玉杵臼,遂返蓝桥驿娶云英,夫妻入玉峰洞为仙云云。

曾缄是此以蓝桥生、云英隐喻裴铁侠夫妇的悲剧。

双雷本是沈家藏物,于是还有传言,说裴铁侠当初的确是为了双雷琴,而娶继室沈氏的。因沈氏据说相貌平平,而裴铁侠家境比较富有,又擅鼓琴操缦。但由此也可看裴铁侠其人对琴之痴狂到何种地步。

1961年成立的古琴研究會。左一為溥雪齋、左三為王迪,彈琴者為汪孟舒。溥雪齋的腳下還墊了一塊小地毯

从裴铁侠之死到溥雪斋失踪

1937年,裴铁侠与川派代表琴家喻绍泽等发起了“成都律和琴社”,1947年又发起了“秀明琴社”,汇聚琴友,雅集时期也接待过像查阜西、胡莹堂、徐元白等其他各地的著名琴家。但随着历史的变化,社会的激进,晚年裴铁侠是有个人看法的。他除少数人接触外,几乎不爱与人交往,长期信佛入迷。因他的三子是国民党军官。而在镇反初期,在四川,就是一般保长、地保一级的人,都是拉出去枪毙的。恐怖与大时代的激变让裴铁侠胆寒无比。到了1949年之后,多年埋伏在自己音乐与家庭秘密生活中的裴铁侠,对世事更焦虑了。他的长子裴惕生久病卧床。次子裴元龄尚在国外未归。最重要的是三子裴元俊,虽然是起义投降的,但还是进了学习班(1951年被杀)。四子裴默痕为谋生计,下海唱竹琴。裴铁侠有不少儿女,但却难以维系生活。1950年初夏的一天,裴铁侠与继室沈氏,带着愤怒和大恐惧,将双雷琴全部砸碎了,然后双双服毒自尽。

这是什么?这种面对不公和暴力所表现出的烈性节操,真不让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夫妇,也不让傅雷夫妇。只是裴铁侠夫妇不为世人熟知罢了。

裴铁侠在房中的书案砚台下,写有一纸遗嘱: 本来空寂,何有于物,去物从心,立地成佛。大小雷琴同登仙界,金徽留作葬费,余物焚毁,铁叟笔。

据说裴曾对夫人云:“吾与卿倚双雷为性命,今若此,何生为!”

裴铁侠一生搜藏古琴不少,其中除唐代大、小雷琴外,还有宋元明清各代古琴二十多张,均属上品,如:唐琴“古龙吟”、宋琴“龙嗷”。裴铁侠将大、小雷琴与“古龙吟”、“龙嗷”并称为四唐琴。龙嗷现藏四川大学博物馆。古龙吟据说现在上海。

裴铁侠死后16年,中国天翻地覆,古琴界也天翻地覆。很多的传统文化守护者的声音都被革命、大跃进、反右和意识形态所淹没。在北京,老城墙拆了,牌楼也毁了,古董字画拿出来砸了烧了。剩下的人,一个个都如丧家之犬,终日在颤抖中如履薄冰。譬如溥雪斋(1893—1966)的失踪,也是类似情况。溥是满族人,即清道光皇帝之曾孙。其祖父为皇五子惇亲王奕誴,父为贝勒载瀛。溥雪斋幼年袭封为“贝子”,本名溥伒,号雪斋。他自幼学习文学艺术,擅古琴、三弦、书法与丹青。少年时师从近代琴家黄勉之弟子贾润风。辛亥革命后,溥雪斋曾以书画为生,1930年执教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任教授兼系主任。并组织“松风画会”。他擅长画山水、马与墨兰,书法学米芾、赵孟頫一流。他四十年代曾组织古琴会,联络同好,切磋琴艺。五十年代,他是当时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很多次还被邀请去为中南海弹琴。我们今天在王迪当年灌制的“老八张”碟中,还能听到他的几首琴曲演奏。

但作为前朝遗民,为权力服务,也未必能规避权力的紊乱和遮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查阜西、吴景略等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琴教授皆受到冲击。溥雪斋作为帝王子孙和满清皇族,自然被被抄家和批判。他不能忍受侮辱与痛苦,于8月30日忽然离家出走。从此,他的情况就像是古琴界的一个储安平,不过储安平是右派时就失踪了。而溥雪斋是在著名的“红八月”风暴中失踪的。那之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死在哪里。其遗骸至今不见踪影。

相当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溥雪斋只是躲起来了,并没有死。

人们幻想着这个天才而高贵老琴人,忽然有一天又出现在大街上,出现在雅集上,留着长长的山羊胡子,为大家弹《普安咒》与《鸥鹭忘机》。但这一天始终没有等到。裴铁侠只有琴谱,没有留下录音,而我有时会把溥雪斋的录音翻出来听一听。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如说起裴铁侠,我最深的印象不是他的死,而是他死前能想到用“金徽留作葬费”的那种细腻。而说起溥雪斋,我也不会想起他的失踪之谜,而是想起他的一段琴声。如前不久,读到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有时候,在最悲壮的事情发生时,六十年后你记得的,反而是——听起来如芝麻蒜皮那样的小事”。这也是我听溥雪斋录音时的感觉。在大颠覆的时代,音乐什么都没说,只是一些音符,简单、缥缈而空灵,叮咚幽怨,但却始终让你不思量,自难忘。

在古代,琴史中大量琴人非正常死亡的时期,最厉害的要算是明末清初,如邝露、华夏与李延昰等。即亡国后,在一种遗民情绪下的绝望和自尽。裴铁侠和溥雪斋,也是类似的遗民情绪,即在恐怖、屠杀与非理性的集权风暴下,个人对旧时代、旧出身与旧文化的纯粹与无辜,失去了最终的解释权。我始终觉得裴铁侠和溥雪斋,都是可以勉强活下去的,没有必要一定选择毁灭。不是还有很多遭遇同样悲惨的人也硬着头皮活下来了吗。最起码,还没有资料表明有人一定要他们死。俗话说“老人最怕死”。他们当时都是老人了,但却选择了死。其心境、哀怨与愤怒,大约与王国维“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之性质差不多罢。这也是只有旧式文人才有的殉节和忧心。姑且不论殉节罢,生死事大。我以为,我们今天的琴人或文人,常奢谈荣耀,自诩高深,可一旦真面对强权、利益、商业媚俗和人脉之勾栏,缺的就是这样一份最起码的不合作情绪和忧心。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学琴方法·成公亮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在琴曲具体的表达上(指法、音色、速度),可以通过听、看老师的弹奏学习到,这是比较容易教和学习的东西。而整个乐曲内涵的驾驭和表达,则需要学生自己的领会、思考,当然老师也要作启发。但是,这种精神上的东西,常常不是老师用语言能教会的,也不仅仅是在上琴课时的任务。它常常涉及个人的情性,对于古人生活的理解,文学、历史、哲理……(这是学琴者在弹琴之外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身修养的地方,历代琴谱上也一再告诫弹琴人“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要读书”。除了上课,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谈话、聊天中,都会起到这个作用。当然,这不必对所有的师生都这么要求,我只是说,学习弹琴,只学指法技术是不够的,而且这样学习的结果弹奏出来的琴乐不会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会感人。说穿了,琴的弹奏技术比起西方的小提琴、钢琴容易多了,人家在十五、六岁之前就必须用“童子功”把高难度的演奏技术掌握,每天练习六七小时,他们没有一个从成年人开始学琴而成为一个演奏家的,因为演奏技术太难,成年人已来不及了。

  掌握古琴熟练的弹奏技术并不是一件难事,方法得当,练上几年,高难度的弹奏技巧不难掌握,《广陵散》、《潇湘水云》可以弹下来。比起西方的钢琴小提琴,古琴的弹奏技巧难度并不大,演奏家曲目量的掌握也少许多,而一个古琴家应该学习更多的演奏技术以外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心灵内涵,这是历来弹琴人的共识,这也是历代琴谱上一再告诫弹琴人“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要读书”的原因。但必须要说的是弹琴人丰富的精神内涵、思想情感是用双手弹出来的,弹奏技巧一定要掌握,这一关是绕不过去,企图绕过这一关成为能够弹奏“深刻内涵”,且“有韵味”的人其实不存在。想想看,基本弹奏方法不对,没有琴曲音乐的音准,没有琴曲音乐逻辑规律的节拍节奏,琴曲的一个个乐句是什么样子你弹不成个,你那些深刻的哲学思想能够表达出来吗?装模作样罢了。

刚学的时候最好是完全模仿老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要求这样,教学方式是师生对坐弹琴。这样会把老师的东西尽可能地模仿准确,指法、速度、流派风格。这种方法自有其相当的道理。

我学《洞庭秋思》时,查阜西先生早已去世了,我就听他的录音,把弦调得和录音一样高,一遍一遍模仿,渐渐模仿得差不多了,接近了,再弹它一两年,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地揉进了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这时你的东西进去会比较“保险”,因为是你在跟他比较贴近的时候,加进了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结合比较自然,查老的精采的部分也会大体上保存下来。完全不加自己的东西好不好?当然好,这样你和查老弹得一样,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机械地成为查老的录音机,因为这是弹琴,是艺术,是表达情感,是表达你自己的情感,是以你的思想去理解古人。你不可能客观地替代另一个人的情感,这些在我的,《打谱是什么》、《桃源春晓打谱随记》中,说得很详细。

你们现在学的时候最好是模仿,通过我的录音和我讲的东西,弹得尽量和我一样。弹我的东西应该先把我的东西拿到,拿到八、九成,你再弹,弹了几年以后你慢慢会变,那个时候你再加入自己的东西,就非常自然,有自己的逻辑、道理;而不是刚学不久,就按照你自己的爱好和习惯弹。变化是以后的事,过程长短在于个人的种种状况。掌握到相当程度以后的变化和没有掌握老师的东西的变化,性质是不一样,后果也不同。

弹琴者自己的变化,变成符合自己情性的弹法,也就是用自己的内心说话,这也是必然的后果。如果不用自己的心说话,那么弹出来的音乐没有个性,不感人。有成就的弹琴家,都是用自己的心说话,自己的言语说话。张子谦和刘少椿都是孙绍陶的学生,他们两个人的琴都精彩,但太不一样了,因为他们两个人性格差别很大,两人的琴风个性极强,都是高水平的。他们最后都因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们来自孙绍陶,但与孙绍陶不会一模一样。

摘自《秋籁居琴话》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