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琴“老八张”的若干问题

编者按:

 

多年前曾发现过一些老八张中的讹误,比如吴景略的梅花三弄被误做溥雪斋等,和琴友说起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也是各执一词,没有官方的依据,正好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中唱的某位同志在网络中的问答,算是给大家一个更清晰的参考吧。


关于古琴“老八张”的若干问题

地衣

 

相信古琴爱好者们对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编辑出版的《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俗称“老八张”)早已相当熟知的了。关于“老八张”的来历,网上大致都是这样的信息:

 

       1954年,中国艺术研究所(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以后,对古琴音乐进行大量搜集整理。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古琴工作者赴全国21个省市开展古琴音乐的采访调查,访问了86位琴家,搜集270多首琴曲,在中国唱片社及各地电台的支持下,共录制琴曲约1500分钟。 

这套CD共8张,古琴界称之为“老八张”。1956年,查阜西先生率领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的古琴调查组,遍访全国各地86位琴家琴人,搜集、整理了大量琴学史料,并留下了大量极其珍贵、不可复得的琴曲钢丝录音资料。这“老八张”唱片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样的信息源于《古琴卷》唱片中特约编辑王迪老师署名的那段“编者的话”。

近期因为手头有古琴新的出版选题在做,翻遍了中唱上海公司版库中纷繁复杂的古琴录音资料,觉得有关“老八张”的来历以及其中的若干问题需要厘清。

 

(一)“老八张”中的曲目大部分并非来自1956年的全国古琴普查时的录音,而是来自中唱于1964年出版的一套11张22面的大密纹古琴资料唱片。这套唱片目录见下:

 

中唱古琴资料唱片目录(1964年出版)

之一  编号: DM-33/1507

1. 管平湖:幽兰(据《古逸丛书谱》,908)1962年录音

2. 管平湖:获麟操(据《神奇秘谱》,1425)1862年录音

3. 吴景略:阳春(据《松弦馆琴谱》1614、《大还阁琴谱》1673合参)1962年录音      

 

之二   DM-33/1508

1. 管平湖:阳春(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2. 管平湖:白雪(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3. 侯作吾:高山流水(据《抄本琴谱》)1962年录音                 

 

之三  DM-33/1509

1. 姚丙炎:高山(据《琴学入门》,1864)1962年录音 

2. 顾梅羹:流水(据《百瓶斋琴谱》,1856)1962年录音 

3. 管平湖:流水(据《天闻阁琴谱》,1876)1962年录音 

 

之四  DM-33/1510

1. 管平湖:广陵散(据《神奇秘谱》,1425)  1956年录音   

 

之五  DM-33/1511

1.陈长龄:龙朔操(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2.管平湖:长清(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3.姚丙炎:华胥引(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4.夏莲居:风入松(据《抄本琴谱》)1962年录音 

5.姚丙炎:酒狂(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6.溥雪斋:酒狂(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之六  DM-33/1512

1. 吴景略:梅花三弄(据《琴谱谐声》,1820)1962年录音  

2. 溥雪斋:梅花三弄(据《琴谱谐声》,1820)1962录音 

3. 张子谦:梅花三弄(据《蕉庵琴谱》,1863)1962年录音 

 

之七  DM-33/1513

1. 杨新伦:乌夜啼(郑健侯传谱)1958年录音 

2. 管平湖:乌夜啼(据《自远堂琴谱》,1802)1958年录音 

3. 汪孟舒:清夜吟(据《松弦馆琴谱》,1614)1958年录音 

4. 査阜西:阳关三叠(据《琴学入门》,1864)1958年录音 

 

之八  DM-33/1514

1. 姚丙炎:大胡笳(据《神奇秘谱》,1425)1958年录音 

2. 徐立孙:捣衣(据《梅庵琴谱》,1931)1958年录音  

3. 卫仲乐:醉渔唱晚(李子昭传谱)1955年录音 

 

之九  DM-33/1515

1. 管平湖:离骚(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录音  

2. 管平湖:欸乃(据《天闻阁琴谱》,1876)1962年录音 

 

之十  DM-33/1516

1. 程午加:秋江夜泊(据《梅庵琴谱》,1931)1956年录音 

2. 夏一峰:静观吟(据《抄本琴谱》)1956年录音 

3. 査阜西:古怨(据南宋《白石道人歌曲》,1202)1962年录音  

4. 姚丙炎:楚歌(据《神奇秘谱》,1425)1962年年录音  

5. 俞绍泽:佩兰(据《天闻阁琴谱》,1876)1962录音  

 

十一  DM-33/1517

 1. 管平湖:秋鸿(据《自远堂琴谱》,1802)1962年录音  

 

十二  DM-33/1518

1. 査阜西:渔樵问答(据杨抡《太古遗音》,1609)(并唱)1962年录音

2. 关仲航:渔樵问答                 1962年录音  

3. 刘景韶:樵歌(据《蕉庵琴谱》,1863)1956年录音 

 

十三  DM-33/1519

1. 査阜西:渔歌(据《自远堂琴谱》,1802)1962录音 

2. 吴景略:渔樵问答     1962年录音  

 

十四  DM-33/1520

1. 吴景略:潇湘水云(据《五知斋琴谱》,1722)1962年录音  

2. 乐  瑛:列子御风(据《研露楼琴谱》,1766)1962年录音  

3. 杨葆元:归去来辞(据《琴学丛书琴谱》,1910)1962年录音 

 

十五  DM-33/1521

1. 査阜西:苏武思君(据杨抡《太古遗音》,1609)(并唱)1962年录音

2. 査阜西:洞庭秋思(据《琴书大全》1590、《二香琴谱》1833合参)1962年录音                       

3. 査阜西:慨古吟(龚子辉传谱)1962年录音    

4. 詹澄秋:听泉吟(据《大还阁琴谱》,1673)1962年录音  

5. 张子谦:龙翔操(据《蕉庵琴谱》,1863)1962年录音   

 

十六  DM-33/1522

1. 吴景略:胡笳十八拍(据《五知斋琴谱》,1722)1962年录音    

2. 吴景略:秋塞吟(据《五知斋琴谱》,1722)1962年录音            

 

十七  DM-33/1523

1. 管平湖:胡笳十八拍(据《五知斋琴谱》,1722)1962年录音  

2. 溥雪斋:良宵引(据《五知斋琴谱》,1722)1962年录音            

 

十八  DM-33/1524

1. 詹澄秋:石上流泉(据《琴学入门》,1864)1962年录音

2. 杨葆元:平沙落雁(据《琴学丛书琴谱》,1910)1962年录音 

3. 沈草农:平沙落雁(裴介卿传谱)1956年录音  

4. 溥雪斋:鸥鹭忘机(据《自远堂琴谱》,1802)1962年录音       

 

十九  DM-33/1525

1. 乐  瑛:沧海龙吟(据《琴谱谐声》,1820)1962年录音  

2. 溥雪斋:普庵咒(据《抄本琴谱》)1962年录音 

3. 乐  瑛:岳阳三醉(据《琴学入门》,1864)1962年录音           

 

二十  DM-33/1526

1. 吴景略:墨子悲丝(据《五知斋琴谱》1722、《自远堂琴谱》1802合参) 1962年录音  2. 徐白元:墨子悲丝(据《五知斋琴谱》1722)1956年录音

 

廿一  DM-33/1527

1. 杨葆元:鹿鸣(据《琴学丛书琴镜》,1910)1962年录音 

2. 杨葆元:伐檀(据《琴学丛书琴镜》,1910)1962年录音 

3. 杨新伦:碧涧流泉(据《悟雪山房琴谱》,1836)1962年录音 

4. 吴景略:梧叶舞秋风(据《琴学入门》,1864)1962年录音 

5. 吴景略:忆故人(据《今虞琴刊》,1937)1962年录音 

6. 乐  瑛:韦编三绝(贾润峰传谱)1962年录音  

 

廿二  DM-33/1528

1. 管平湖:风雷引(据《梅庵琴谱》,1931)1962年录音  

2. 査阜西:长门怨(据《梅庵琴谱》,1931)1962年录音 

3. 管平湖:四大景(据《琴学丛书琴镜》,1910)1962年录音   

4. 龙琴舫:捣衣(据《钱氏十操》1880)1956年录音

 

       目前这套大密纹古琴资料唱片的22盘母带和22面唱片模版完整地保存于中唱上海公司版库。每一面唱片模版的封面上均贴有唱片印刷片芯,片芯上有每首琴曲的曲名和录音年代,母带纸盒上有曲名和曲目时长,但两者均无演奏者姓名。原唱片封套目前没有找到,但中唱1964年出版目录上却有这套资料唱片完整的演奏者姓名、所据琴谱和一段署名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唱片介绍文字,估计这也是印在唱片封套上的内容。很显然,这套资料唱片编辑出版时得到了音研所的合作。

我相信各位只要仔细查看这套大密纹古琴资料唱片每首曲目的录音时间便可明白,其中大部分并非来自1956年的全国古琴普查时的录音。1994年出版《古琴卷》中的大部分曲目来自这套资料唱片,仅吴兆基、卫仲乐等的少量曲目来自其它历史音源。

       令我感到非常纳闷的是,为什么从来没人提及这套1964年出版的大密纹古琴资料唱片呢?音研所的人应该知道啊!

 

(二)关于网上流传的《古琴卷》中的几个差错

       上月有琴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公司,指出了《古琴卷》中的几个差错,领导转给我了,也就是网上流传的那几个问题。

溥雪斋的《梅花三弄》的确错了,我找出古琴资料唱片第六面模版听过,是吴景略的。因为吴、溥、张3段《梅花三弄》在同一盘录音母带上,母带盒子上只有曲名没有演奏者的名字,大概编辑复制时粗心弄错。这是个硬伤,当然要改。

       刘景韶的《樵歌》是刘少椿的、詹澄秋的《石上流泉》是吴兆基的。反复听其他公司出版的相关专辑,通过演奏风格等方面的比对,我倾向于认为有错。问题是我查对了1964年出版的那套古琴资料唱片当年的文字资料,上面就是那么标注的,要说搞错,那1964年就错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大陆唱片录音出版只有中唱一家,出版内容从十二木卡姆到古琴、京剧到锦歌,包罗万象,编辑不可能是万宝全书,再说有音研所的古琴专家把关,中唱也不是罪不可恕吧?呵呵。

       问题是改过来容易,要是改错岂不更可笑了吗?谁能给我一个确凿无误的理由呢?跪求了!

       其它像管平湖《流水》、査阜西《洞庭秋思》等开头少音都容易修补,可以在以后出版《古琴卷》修订增补版时一并处理,毕竟母带、资料带都在。

 


 

 

关于古琴“老八张”的若干问题

 

七弦清音   颐心养和

颐和琴社   传统古琴传习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客服微信:yiheqinshe

五道口地铁站西侧华清嘉园内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关于古琴“老八张”的若干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琴社公号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说明:

此篇笔记参考了来自日本的幽兰研究学者, 山寺美纪子编著的《国宝碣石调幽兰第五の研究》,以及杨元铮先生 《碣石调幽兰与琴用指法合卷说辨正》等资料

徐樑兄已组织完成了《国宝碣石调幽兰第五の研究》书的中文版翻译工作,期待阅读中文版后,补充更多的关于这两个卷子的内容。

因笔者并不精通日文,难免有各种疏漏,也请各位读者发现错误时,不吝指正。

 

一、《碣石调·幽兰》卷子

《碣石调·幽兰》是一首以文字谱保留下来的古琴曲,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琴曲谱。现存的《碣石调·幽兰》是唐代手抄卷子,文字谱共224行,4954字,现存于日本。

《碣石调幽兰》卷子从明治四年(1871年)到二十一世纪初,一直收藏于京都神光院,后来转到东京国立博物馆,被当做日本“国宝”,列品号码为TB1393。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https://www.tnm.jp/modules/r_collection/index.php?controller=dtl&colid=TB1393

东京国立博物馆该藏品的网页地址及截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一项研究指出《碣石调·幽兰》序中数个“年”字都是武后新字,因此此谱应该是创作于武则天统治时期。但幽兰卷子究竟是何时流入日本却不为人所知,在进入神光院之前可能藏于日本皇室。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东京国立博物馆网站上的《碣石调·幽兰》卷首照片

二、《琴用指法》卷子

与《碣石调幽兰》卷子同时期传入日本的还有一部《琴用指法》卷子,集合了北魏陈仲儒、隋朝冯智办、唐人赵耶利的古琴指法解释。这个卷子与《碣石调幽兰》卷子笔迹一致,“指”字的缺笔也相同。很可能是《碣石调幽兰》卷子的姊妹篇,作为古琴指法集注,一同传入日本的。《琴用指法》卷子是几种指法的集合,并没有总的书名,故后世传抄和记载的过程中名称较为混乱,包括“琴用指法”、“琴用手指法”、“琴手法”、“用手法”、“用指法”等。本文里统一称作《琴用指法》。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彦根城博物馆收藏的《琴用指法》卷子局部

三、两个卷子的传抄轨迹

这两个唐人抄卷子传入日本后,并没有太多记录,大约是在德川幕府时代(1600~1670)才浮出水面。后水尾天皇(1611~1624)将这两个卷子赐予日本京都狛氏。狛氏请江户时代的荻生徂徕(即物部茂卿 1666年~1728年),在享保(1716~1735)初年根据这两个卷子抄写编撰了《徂徕幽兰琴谱》和《琴左右手法》,但这两本著作很长时间都不为人所熟知。其中《琴左右手法》是对《琴用指法》卷子的合并删减,加入《调琴法》、《琴手法图》。《琴手法图》中亦保留有当时日本筝的一些痕迹。徂徕编写完《琴左右手法》后,唐人《琴用指法》卷子原件销声匿迹,直到1994年由五岛邦治从井伊家史料中发现,才再次面世,现存于日本彦根城博物馆。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荻生徂来幽兰卷子影印件

 

《碣石调幽兰》、《琴用指法》卷子在日本流传的钞本、影写本,有日本国文学资料馆田安德川家旧藏《碣石调幽兰》钞本,吉川英史藏《琴用指法》卷子影写摹本(日本十八世纪花山院藤原常雅旧藏)等。其中吉川英史藏《琴用指法》卷子的影写本较为精细,将《琴用指法》卷子虫蛀痕迹都摹写出来。1941年,日本音乐学家林谦三将这个版本摹写后送给了中国研究学者。

1845年左右,小岛宝素等人编撰的《经籍访古志》中收录了《徂徕幽兰琴谱》,其来源注明为“宝素堂藏”。

清末光绪年间出使日本的杨守敬,在日本访得《碣石调幽兰》卷子的宝素堂写本,经当时的驻日公使黎庶昌将其摹写录入《古逸丛书》,光绪十年(1884)出版后,幽兰谱才传回中国。

杨守敬将幽兰钞本刻入古逸丛书后,又抄得徂徕《琴左右手法》保存在他的观海堂中。后随其观海堂藏书转售故宫博物院图书分馆(大高玄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北平图书馆30年代抄此观海堂本《琴左右手法》,钞本没有书名,因其抄写在黑色界格上,故命名为《乌丝栏古琴指谱》。汪孟舒后据此钞本编著有《乌丝栏指法释》。同时期观海堂钞本还被北京郑颖荪等抄录 (汪孟舒《乌丝栏指法释》中所提郑本)。

唐人抄《碣石调幽兰》卷子,于明治四年(1871年)被京都市上京区西贺茂神光院主持僧人和田智满收藏。明治四十年(1911年)和田智满去世后,幽兰卷子被捐赠给日本京都神光院,次年被评定为日本国宝。1946年日本文化厅将此卷子送入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1974年,日中交流协会将此卷子照片赠与我国。

四、中国研究打谱幽兰的情况

民国时期,北平琴家杨时百,依据《古逸丛书》本,首先尝试打出幽兰,并著有《幽兰古指法解》、《幽兰减字谱》和《幽兰五行谱》等收入杨氏的琴学著作集《琴学丛书》中。

50年代査阜西等人组织全国琴人研究打谱幽兰,到1956年徐立孙、姚丙炎、吴振平、吴景略、管平湖、喻绍泽和薛志章等七人打出幽兰一曲,后管平湖打谱版本较为流行。这次打谱的成果被査阜西等人编辑整理为《幽兰研究实录》共三辑。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1958年査阜西(左)访日时与林谦三(中)合影

五六十年代的琴家们参考了明代《琴书大全》中唐宋诸家指法(唐陈居士、陈拙,宋杨祖云、成玉磵)以及上述北平图书馆《乌丝栏古琴指谱》作为古指法阐释的依据。这比杨时百打幽兰谱时,仅有文字谱,完全凭借一己之力苦苦摸索,更进一步了。

五、《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卷子流传与过程图

现将此两个卷子以及一些主要钞本的流传线索梳理做成下图,方便大家梳理线索。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

主要版本流传过程示意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七弦清音  颐心养和

颐和琴社 传统古琴传习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客服微信:yiheqinshe

五道口地铁站西侧华清嘉园内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碣石调·幽兰》和《琴用指法》流传过程梳理

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缘起及琴事述考

 

原文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章华英 (1966-),女,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岳云别业琴集”是民国时期由北京琴家杨宗稷发起,溥侗、虞和钦、杨葆元、李伯仁、释明净等琴家参与的大型古琴雅集。文章从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的缘起、琴事活动、“岳云别业琴集”与“九疑琴社”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岳云别业琴集”缘起和杨氏与清末名臣张百熙、军咨大臣毓朗贝勒之间的交游有着很深之关系。在民国风雨飘摇之际,杨宗稷在京师先后创办“岳云别业琴集”及“九疑琴社”,以琴会友,传授琴学,交流琴艺,对于弘扬古琴,推动其后各地琴社的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古琴;杨宗稷;岳云别业琴集;九疑琴社

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及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古琴音乐一度濒于绝灭的危机。清末琴家杨宗稷不无慨叹地说道:

明以后至今三百年名公巨卿以琴名者无一人焉,抱残守缺仅二三十位布衣之士,何由提倡风雅乎?光宣之际朝廷大祀典礼太常乐部设而不作,用小麻绳为琴瑟弦以饰耳目,礼坏乐崩于斯为极!琴师黄君云邀游南北三十余年,所见安弹旧谱不恃传习能否得谱中精意者才六七人。吁,可以观世变矣!①

其时,各地琴人出于对古琴“恐将淹没”的担忧,先后组织成立古琴社团,或举办琴会雅集,致力于琴学的交流、研究与传承。早在1911年,川派琴家顾隽、顾茕兄弟在长沙成立“南熏琴社”;1915年,广陵派琴家孙绍陶在扬州成立“广陵琴社”;1916年,在山东济南,诸城派琴家王露成立了“德音琴社”;1917年,湖南琴人彭祉卿与顾隽、顾茕兄弟在长沙成立“愔愔琴社”;1918年,顾隽、顾茕兄弟与彭祉卿等又在山西太原成立“元音琴社”。但这些琴社参与的人并不多。直至民国初年,在当时一些富商巨贾的推动下,全国相继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琴会,分别为苏州的“怡园琴会”、上海的“晨风庐琴会”及北京的“岳云别业琴集”。在民国时期古琴音乐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怡园琴会”是在1919年8月25日,由苏州盐公堂大盐商叶希明出资,在苏州举行。会期一天,会后他们用木板刊印了一个很详细的记事专辑,即《怡园会琴实记》,补充了会前会后的许多资料。

怡园琴会之后,在北京,由琴家杨宗稷发起,虞和钦、杨葆元、李伯仁、释明净等参加,在南城“岳云别业”举行了较大的古琴雅集。然而,长期以来,有关“岳云别业琴集”的记载甚少,相关琴事亦语焉不详。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缘起、琴事活动、“岳云别业琴集”与“九疑琴社”的关系三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缘起

1920年5月2日(农历三月十四日),九疑派琴家杨宗稷在北京岳云别业举办首次“岳云别业琴集”。之后,前后共举办了七八次,参加者有杨葆元、李伯仁、释明净、虞和钦、张友鹤等。杨宗稷在京师之所以能以琴广交诸方,“岳云别业琴集”在其中也有着相当的作用。而其缘起又和杨氏与清末名臣张百熙、军机大臣朗贝勒、红豆馆主溥伺之间的交游有着极深之关系。

杨宗稷(1865—1933),字时百,亦作诗伯,号九疑山人,湖南宁远人,清末贡生。在家乡曾学过琴,到北京后又继续向黄勉之学琴。晚年在北京设“九疑琴社”传琴,著名古琴家管平湖曾从其学,其子杨葆元亦能琴。其弟子中知名的还有李静(伯仁)、关仲航等。对于杨时百的琴学贡献,查阜西曾言:“三十年来,时百琴艺曾独步燕都,又复集成巨著,琴弟子满天下,琴坛己许为一代宗师。”

图1   杨宗稷

“岳云别业”地址经笔者多次查证,当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盆儿胡同55号,即原“岳云别墅”址。这本是一幢座北朝南的西式小楼,一楼东头一间,拱卷门洞,石头台阶,门南边为野地,门口上方有嵌在墙里的“岳云别墅”匾一方。1919年7月10日,由李大钊等发起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亦曾在这里开会。1920年,会员邓中夏、袁同礼、李大钊等曾来此庆祝学会成立一周年并合影留念。只惜现已被拆。

经笔者查证,岳云别业原是为纪念清末名臣张百熙而建,因张百熙家有藏书处“岳云楼”,故名。而“岳云别业琴集”缘起,也与张百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2  张百熙

张百熙(1847—1907),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学政或主考官,后又入朝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管学大臣、邮传大臣等要职。在任管学大臣时,曾受清廷指派,主持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事务。

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后,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初六奏《筹办京师大学堂情形疏》。同年七月,张百熙亲自主持拟定一套《钦定学堂章程》(因时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经清廷批准于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正式颁布执行,开创了中国近代正式确立新式学制的先河,而“教育之有系统自此始”。鉴于教习人才的缺乏,张百熙还选派四十余人赴欧美日本留学,各省派官费留学生由此开始。

在人才选用方面,张百熙认为“此次奉旨切实举办,自应破除积习,不拘成例用人”。他曾跪请“学问纯粹,时事洞明,淹贯古今,详悉中外”的桐城派领袖吴汝纶(1840—1903)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一时传为佳话。与此同时,张百熙奏派于式枚(1853—1916)为总办,张鹤龄(筱浦)为副总教习。为使新学能在京师大学堂顺利传播,张百熙聘请了维新派人士严复担任译书局总办,林纾任副总办。当时海内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云集大学堂,如杨仁山、屠敬山、王瑶舟担任国学老师,孙治[诒]让、蔡元培担任史学教习。张百熙对京师大学堂有着开创性的贡献。而杨宗稷在张百熙主持京师大学堂之初,即被聘为“支应襄办”。

据王式通《琴话序》:“有清光绪辛丑,长沙张文达公兴学京师,杨君时百与余应公招致,同居横舍。治事之暇,辄纵谭今古。嗣设总理学务处在东铁匠胡同,君与余从公其间者又三年。”

王式通是光绪戊戌科进士,一生著作等身。其时和杨宗稷一起在京师大学堂共事。很多年以后,杨宗稷路过北京大学,不胜感叹,作有《弹琴感事诗》,回忆当年在“京师大学堂”工作期间的事情,多次书及他与张百熙的情谊:

辛丑冬月,长沙张文达公以工部尚书奉命兼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公派予为支应襄办,移居大学堂,迄甲辰春(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乃迁铁匠胡同学务处,今琴室即予当时所监修者。 

张文达公欲派予为大学堂支应副提调,予以无官辞。公改为襄办,与总办于京卿式枚诸人同时奉派。到堂之日,声明平等观。知己之感,没齿不能忘也。

杨氏仅为清末贡生,但张百熙不计履历,对杨氏提拔有加,且对其与王式通等进士一视同仁,致杨氏一生感念其恩德。但杨宗稷从未为官,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大学堂“支应副提调”之职而推辞,其人品之谆厚可见一斑。张百熙逐命其担任“支应襄办”一职,即协助管理京师大学堂的财务收支。杨氏任襄办时之工作,《琴学丛书》中也有记载。如:

予与支应提调绍员外英办理大学堂报销,涓滴归公。或谓银行往来,尚有小五成回扣,文达公亟函令予与绍员外澈底根究,即由管学大臣函询银行,复称并无是例,其事乃寝。⑮

又如:

前大学堂岁费,由华俄银行五百万股金内提息金廿万充之,接办时已支罄,予与沈舍人尽一夕之力,代文达公拟奏,请将历年余廿余万金,并以后每年五百万之息金,尽归大学堂,奉旨依议。迄于辛亥,学部赖之。⑯

张百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其时,清廷谕曰:

……兹闻溘逝,悼惜殊深,著赏陀罗经被,派贝勒载洵带领侍卫十名,即时前往奠祭。加恩追赠太子少保,赏银二千两……子江苏试用道张振镛,著以道员即补;……其灵柩回籍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用示篡念荩臣至意。寻赐祭葬,予谥“文达”。

张百熙去世后,“京师大学堂”的各级官员、教师、学生以及张百熙的故旧、亲戚、僚友、各省督抚,酬款七千两银子,拟于“京师大学堂”铸铜像以示纪念。后因看到张百熙身后家境清贫,遂将此款存于北京商号“义善源”生息,以养遗属。不久,“义善源”倒闭,此款亦被乾没。至辛亥(1911)春夏间,铸造铜像一事看来无成,于是便商议在北京城南购地,略筑园亭,名曰“岳云别业”。馆内悬挂张百熙巨幅遗像,并陈列其各种文物和遗物。之后,每逢清明或张百熙生卒日,便“设公祭于中,凡与文达有旧者,皆得往祭,十余年如一日。”

由于杨宗稷与张百熙不仅同为湖南同乡,且其一生尽得张氏之助。杨宗稷每年也去“岳云别业”弹琴祭奠张公数次。杨宗稷曾在其诗中写道:“绝调孤弦不自禁,牙琴千古少知音。成连何处钟期死,流水高山识此心。”又云:

自文达薨后,予以郎官浮沉邮部,三年无寸进。因托于琴以自遣,至今未尝辍业,且以琴为业,竟以琴名,未始非公赐也,亦所以报公也。⑲

另外,由于张文达以吏部尚书管理京师大学堂期间,同时兼管宗室觉罗八旗学堂。期间,曾奏派清末军咨处大臣毓朗贝勒为八旗学堂总教习,杨宗稷亦奉命任京师大学堂的支应襄办,故杨宗稷与毓朗贝勒间亦有岁时宴游往来之雅。

爱新觉罗·毓朗(1864—1922),即多罗敏达贝勒,号月华。乾隆帝长子定安亲王永璜之五世孙,定慎郡王溥煦之次子,是溥仪之父、摄政王载沣的亲信。辛丑后封镇国将军,称为毓将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袭贝勒。历任巡警部(民政部)侍郎、步军统领。宣统二年(1910)七月,授军机大臣。宣统三年(1911)四月,改授军咨大臣。辛亥革命事起,参与宗社党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十月二十六日(12月14日)卒,谥曰敏达。

图3  爱新觉罗·毓朗(1864—1922)

图4 杨宗稷旧藏“彩凤鸣岐”琴(浙江省博物馆藏)

庚申(1920)农历二月十七日(4月5日),时值清明,毓朗贝勒亦赴“岳云别业”奠祭张百熙,进门后遇杨宗稷正用“彩凤鸣岐”琴弹《平沙落雁》曲,其声疏落,异于时曲。毓朗贝勒见此琴,说:

余家有古琴,制独钜,朱漆斑剥,声沉着,不似他琴作三弦音者。背镌刻“彩凤鸣岐”四字,琴身中镌“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庚子之乱,此琴并抄本《邻鹤斋琴谱》皆为人掠去。⑳

当朗贝勒说起这些的时候,杨宗稷惊曰:

曩从一小女子手中购得一琴,即雷威也。㉑

事后,杨宗稷嘱毓朗贝勒书其事为成七古一章以纪实,其歌曰:

年年清明风似虎,通衢僻巷皆尘土。今年有雨湿京尘,且喜新晴日卓午。

呼僮整驾出南郭,文达园林寻夙约。下车一拜旧知音,廿载交情浑如昨。

相公门下多正人,不以存亡失其真。闻道年年逢此日,双鸡斗酒来重陈。

座中忽有弹琴客,四海知名杨时百。援琴三鼓有余哀,别有伤心托弦索。

先生弹罢询邦族,故园劫后余松竹。当年有琴名雷威,庚子兵荒失不复。

先生大笑出一囊,朱漆赫然四尺长。背记雷威唐时制,鸣岐彩凤声悠扬。

我持此琴三叹息,人失依旧为人得。曾存定府先人言(余家旧藏书画珍玩多有钤先祖曾存定府行有恒堂章者,概达观也),始信成亏两无惑。

临分珍重不忍遽,敢以一言相委付。天下纷纷多伟人,莫教大力负之去。㉒

之后,毓朗贝勒又给杨宗稷来信:

自清明岳云别业一听颖师琴,忽忽四月矣,胸次芜杂,迄未为雷威一证所由来,有负尊嘱。昨偶成七古一章,适后斋上公云日与先生挥尘清谈,已烦其转呈有道矣。日内后斋代呈时,望指其纰累而教之也。㉓

毓朗贝勒信中的后斋上公乃是溥侗,初封镇国将军,常称侗将军,别号西园主人、红豆馆主。其父载治是隐志郡王奕纬(道光皇帝长子)的嗣子。溥侗通晓音律,精于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家中富有,再加本人悉心研究,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后又得黄勉之指授,复精琴学,家中藏琴颇丰。

杨宗稷《藏琴录》曾云,庚申(1920)以后,“岳云别业”常开琴会,最多时达七八十人。这与溥侗的“相与提倡”是密不可分的。另据李静《祭九疑先生文》所述:“十余年来,常集琴会于故都之岳云别业、北海公园,前后凡七八集,皆先生倡之,为民国盛事。”

 

二、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纪事

从1911年“岳云别业”建成以后,杨宗稷每年于清明或张百熙生卒日,赴“岳云别业”弹琴祭奠,以示怀念。1920年(庚申)农历三月十四日(5月2日),于“岳云别业”举办琴集,此为民国以来,北京琴会之始,亦即“岳云别业”首集。

是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莅会者五六十人,颇极一时之盛”。其中,岳云琴会会员约有15人,均携琴,并在雅集中弹琴。这15人为:杨宗稷、杨葆元、廖维勋(允端)、周景墀(季英)、常毅箴(国宪)、释明净(逸梅)、章曼仙(华)、刘崇佑(崧生)、冯恕(公度)、黄中(则均)、葛成勋(竹书)、李毓麟(伯仁)、陈筑山(为藩)、溥侗(西园)、袁毓(支数)。除以上琴人外,参加演奏的尚有葛箴慧、谭步溟(邦翰)及北京大学的张友鹤、夏茀常。曲目如下

以上有15人为琴会会员,加上北京大学的张友鹤、夏茀常和女来宾葛箴慧,共有18人参加演出。其间“拂弦奏曲,古音铿然,四壁皆静”,聆听者欢欣鼓舞、心畅神怡。演奏的曲目以古琴合奏为主,另有古琴独奏、琴箫合奏、笛箫合奏。此次雅集中,葛箴慧的《流水》,其指法谨严有度,技术亦十分纯熟。至于杨宗稷的《秋鸿》独奏,据谭邦翰所述,“偌大琴曲,一气呵成,无懈可击,系真有精严独到处”。古琴合奏曲中,又以《平沙》和《渔樵》最为齐整。与会的琴友,还携带各有自珍藏的古琴,其中不乏唐宋元明各代名琴。如杨宗稷的“彩凤鸣岐”“鸣凤”“谷应”。而“松石间意”一章琴,乃杨宗稷据宋宣和府名琴仿制。另外,溥侗所携为“月明沧海”琴,常毅箴携元代朱致远制“秋塘寒玉”琴,廖允端携明代益王“南熏”琴,李伯仁携“天籁”琴,冯公度为“太古遗音”琴,等等,可谓“空桑之美,峄阳之奇,荟于一堂”

此次琴集之后,于1921年、1922年又续开了二次。至1923年(癸亥)农历4月26日,举办第四次雅集。

图5  北京“岳云别业琴集”图,1923年4月26日摄,杨宗稷(前排左四)、张友鹤(前排左一)、杨葆元(后排左一),释明净(后排左四)

这次雅集参加的人有杨宗稷、虞和钦、周季英、常毅箴、金致淇、释明净、李伯仁、杨葆元、张友鹤、张荫农、廖允端、葛竹书、刘崧生等。

与首次琴集相较,参与的琴人中,多了虞和钦、金致淇、张荫农诸人。其日大雨,雷电晦冥,但赴会者依然达六七十人之多,其中有从天津等地赶来的外地琴友。案上放着30多张古琴,皆为唐宋元明时的佳品,另外还有杨宗稷、虞和钦自制的古琴。

雅集以古琴合奏和独奏为主,依次弹奏了11个传统琴曲,均“大雅中和,各尽其妙”。

开始的第一曲是由杨宗稷、杨葆元、周季英、释明净、常毅箴、廖允端六人,古琴合奏《渔樵问答》。其“曲度既匀,节奏同检,合琴而臻此境,至为难能可贵”。

接着由来宾吴基西、周语琴、吴竹仙三人也是合奏《渔樵问答》。吴基西系闽派琴人,所弹《渔樵》则与前调不同,别有风味。

二曲弹完,风散云开,天气清朗,于是来会琴人合影留念。休息片刻后,又开始琴会。接着由杨宗稷、释明净逸梅、张友鹤、张荫农、廖允端五人古琴合奏《水仙操》。

第四个弹奏的是李伯仁、杨葆元古琴合奏《秋鸿》,淋漓悲壮,一气呵成。午前,虞和钦和杨葆元也曾合奏《秋鸿》。《秋鸿》是古琴中仅次于《广陵散》的第二大曲,又被《五知斋琴谱》列为五大曲之一,其合奏是很不容易的。

接着,由张荫农弹《高山》《流水》。

六是杨宗稷弹奏《渔歌》。杨宗稷的《渔歌》传自其师黄勉之,其“会精聚神,天衣无缝。《五知斋》所谓声声抑扬。飘飘欲仙,直欲驾黄勉之而上之。”

第七是虞和钦弹奏《空山忆故人》。虞氏下指谨严,曲中极尽缠绵绯恻之致。

第八是释逸梅、常毅箴合奏《四大景》。

第九是吴淑班女士弹奏《平沙落雁》。

第十是吴基西弹奏《风云际会》。

第十一是杨宗稷、李伯仁、周季英、释明净、杨葆元、金致淇六人合奏《平沙落雁》。

最后一个则是杨葆元弹奏《潇湘水云》。

 

三、“岳云别业琴集”与“九疑琴社”

杨宗稷百所主持的“岳云别业琴集”,以及后来的“九疑琴社”,是民国以来,北京琴会之始,在琴界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从其时间来看,“岳云别业琴集”在前,“九疑琴社”在后,均为杨宗稷所创。

据《今虞琴社社启》云:“岳云九疑树帜于燕京(杨时百乾斋乔梓及李伯仁、刘蕙农诸先生既为岳云琴集,复立九疑琴社)。” 

从上文亦可知岳云琴集与九疑琴社之前后关系。

又据杨氏弟子李静(即李伯仁,又号玄楼)有诗《柬今虞琴社》云:“止息人间一息胎。岳云断处九疑开。虞山有幸传今古。为寄天书百卷来。”其诗后有注云:

故都琴集,近数十年来实始于黄勉之先生之广陵正宗琴社,而九疑山人继之以岳云别业雅集,未有社名。十年前始以九疑名社,今亦风流云散。睹今虞琴社之盛,真有有幸有不幸之感。因寄天书,吟诗并叙及之。

从上文可知,北京琴集始于黄勉之的“广陵正宗琴社”。杨宗稷在北京“岳云别业”举办过七八次琴集,但未设琴社。直至杨宗稷去世前十年的某年元宵,才设“九疑琴社”,并“公推先生为社长” ,继续琴集。

“九疑琴社“社名之缘起,因杨宗稷号“九疑山人”,故名。而“九疑”之名。则与梁朝隐士、《碣石调·幽兰》传谱者丘明有关。对此,杨氏弟子李静在《祭九疑先生文》中有述:

能尽雅琴,于今有几。丘公后身(黄勉之先生尝谓先生为丘公后身,丘公晋时人善琴,亦隐居九嶷山)先生独伟,操成残形,材辨焦尾,抚弦安歌,感泣神鬼。春秋佳日,会以文友。㊴

至于九疑琴社之所在地,据杨葆元弟子吴冠周《琴话》所述:

岁戊辰,余负笈陆军大学。暇过琉璃厂,与卖琴者偶谈,得悉湖南杨时百先生为当代琴家,其品性高介,不交凡俗。能操缦者,即可视为知音已云。……每日课余,必偕同学黎君伯豪、温君岂凡、余君述虞、李君廷铨,忍饥至宣外丞相胡同九疑琴社就学于乾斋世兄。㊵

可知其时戊辰(1928),九疑琴社的活动地点为杨氏府上宣武门外丞相胡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二月十五日,杨宗稷病逝于北京丞相胡同舞胎仙馆旧居,灵历法源寺。次年元月二日,归葬于西山之原。此后,“九疑琴社”活动终止。

在民国风雨飘摇之际,杨宗稷在京师先后创办“岳云别业琴集”及“九疑琴社”,以琴会友,传授琴学,交流琴艺,并使其有“和平中正之音”,对于弘扬古琴,推动其后各地琴社的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释

①杨宗稷:《琴学丛书·琴话》,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1989年。

②谭邦翰:《琴会记事》,《音乐杂志》第1卷第3号,1920年5月,第1页。

③据北京大学堂编纂《京师大学堂同学录》“执事题名”一栏云:“杨宗稷,诗伯,贡生,湖南长沙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调查,1903年刊印。

④查阜西:《〈幽兰〉古调之初探》,载《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⑤张百熙(1847—1907),字埜秋,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散馆,授编修。其后先后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山东学政、四川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江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户部尚书、邮传部尚书等职。

⑥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零七·志八十二·选举二·学校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130页。

⑦张百熙:《奏举吴汝纶为大学堂总教习折》,载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05页。

⑧张百熙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主要散见其奏折,《清史稿·艺文志》有《张百熙奏议》四卷,另有《退思轩诗集》六卷,《补遗》一卷传世。

⑨王式通(1864—1931),又名王仪通,字书衡,山西汾阳人,原籍浙江绍兴。光绪戊戌科进士,历任编书局、学务处等职。1906年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任内阁中书,调任刑部山东司主事、安徽司员外郎、大理院推事、大理院少卿等职。自著《志盦诗文集》《刑法志》《邦交志》《弭兵古义》,修撰国史、清史,四库书目等,又从徐世昌撰辑《清学儒案》《清诗钞》等。其一生手不释卷,精于法律、历史、地理,民初之中小学地理课程为其手泽。1931年10月病逝于北平(引自黄美真、郝盛潮编:《中华民国史事件人物录》“王式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75—476页)。

⑩王式通:《琴话序》,载《琴学丛书》(第2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页。

⑪杨宗稷:《弹琴感事诗》,载《琴学问答》卷后,见《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9页。

⑫于式枚(1853—1916),清末官员。字晦若,贺县(今贺州)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兵部主事。充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1896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稳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1916年移居上海病卒。

⑬杨宗稷:《弹琴感事诗》,载《琴学问答》卷后,见《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20页。

⑭提调:清末各新设机构常置此职,系处理事务的高级人员。

⑮杨宗稷:《弹琴感事诗》,载《琴学问答》卷后,见《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21页。

⑯杨宗稷:《弹琴感事诗》,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21页。

⑰杨宗稷:《藏琴录》,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2页。

⑱杨宗稷:《弹琴感事诗》,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21页。

⑲杨宗稷:《弹琴感事诗》,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21页。

⑳杨宗稷:《藏琴录》,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3页。

㉑杨宗稷:《藏琴录》,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3页。

㉒杨宗稷:《藏琴录》,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3页。

㉓杨宗稷:《藏琴录》,载《琴学丛书》(第11册),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3页。

㉔李静:《祭九疑先生文》,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307页。

㉕碧窗里人:《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13页。

㉖据碧窗里人《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载为首次琴集“莅会者五六十人”,但弹琴的人据谭邦翰所写《琴会记事》,当为十余人,见《音乐杂志》1920年第1卷第3号,第1页。

㉗本表据谭邦翰所写《琴会记事》编成,原文载《音乐杂志》第1卷第3号,1920年,第1页。

㉘谭邦翰:《琴会记事》,《音乐杂志》第1卷第3号,1920年5月,第1页。

㉙谭邦翰:《琴会记事》,《音乐杂志》第1卷第3号,1920年5月,第1页。

㉚今虞琴社编印:《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4页。

㉛碧窗里人:《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13页。

㉜碧窗里人:《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13页。

㉝碧窗里人:《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13页。

㉞碧窗里人:《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13—14页。

《今虞琴社社启》,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218页。

玄楼(李静):《柬今虞琴社》,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306页。

玄楼(李静):《柬今虞琴社》,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306页。

李静:《祭九疑先生文》,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307页。

李静:《祭九疑先生文》,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307页。

吴冠九:《琴话》,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319页。

李静:《祭九疑先生文》,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307页。

㊷碧窗里人:《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载《今虞琴刊》,内部交流资料,1937年,第14页。


图文编辑:胡浩琳(志愿者)